第十九章高階獵頭(第1/2頁)
章節報錯
一位粟特人,最近的中原生活在怎麼過?
趙桓猜測了一下,對蘇黛問道:“她不會還在僱人翻譯書本吧?”
蘇黛笑著搖了搖頭,說道:“她早已經不滿足這方面了。她在向中原輸送人才。”
“透過範思忠的關係,她跟太學簽了份合同,成功向太學輸送一位西方數學家,就獲得一千貫的報酬。”
趙桓啞然失笑,她這是當起了高階獵頭啊。
如果說西方比東方要有哪個方面優秀、文明一些。
那自然是西方的體系化、理論化數學文明。
在這種情況下,西方數學家文明成果不一定比得上大宋,但紮實的數學理論基礎還是非常不錯的。
學術進步,本來就是取長補短。
讀書人的偷,那真不叫偷。
比如東方會把西方的數學理論拿來用,西方也會借鑑東方高度發達的文明結晶。
九九乘法表,中原自古有之。
但西方兩千年後,也開始大規模引進這來自東方的文明成果。
趙桓其實也蠻好奇的,西方沒有九九乘法表,他們怎麼做基礎運算?
但只想了想,趙桓就放棄這方面的思考,數學他不會就是不會,轉而問道:“西方的數學家願意到中原來嗎?”
蘇黛點頭,說道:“中原盛世太平,富庶繁華,又給學者極高的待遇,西方數學家也有一顆普通人的心,自然願意前來。”
這倒也是,不要說學者就應該神聖無私。
對絕大部分人而言,都希望自己能過上更好的生活。
沒道理,普通人希望過好日子,學者就一定得過清貧苦寒的生活。
普通人錦衣玉食的時候,讓學者擠在只有幾米的逼仄房間內,看著妻兒子女衣服打著補丁,面有菜色。
有知識不是原罪,他們不必一定要過苦日子。
他們也有追求更舒適生活得權力。
趙桓說道:“在大唐之時,四方胡虜皆以到長安生活為夢中追求。盛世長安以開闊得胸襟吸引了無數異族人傑,為中原效力。”
“我朝論富庶還在大唐之上,朕也希望,這天下各族人傑都懷有一個東京夢。”
“期望於能以自身才學,在東京有所發揮,從而錦衣玉食,富貴成功。”
所謂得東京夢,自然針對得是那些異族的人傑。
趙桓從來不反對引他國人才為己用,世界各地無數懷揣夢想的年輕人、學者,或透過移民或透過求學,歷經千辛萬苦,來到大宋,經過努力不懈的奮鬥便能獲得更好生活的理想,同時也透過自己的勤奮工作、勇氣、創意、和決心,使大宋邁向更加的繁榮。
這種事,在絕對意義上而言,都是非常正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