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很有可能,他這一生也學不會該如何統籌兩國的舉國之戰。

歷史上他取得金國朝廷掌控權後,對待戰略極為拉跨的南宋,也是常年被各路宋軍將領花式吊錘。他就只會帶著十幾萬大軍一個地方到一個地方,找宋軍主力決戰。

可能他的天賦都點到了政治鬥爭和陰謀詭計方面。

八月下旬,耀武揚威沒幾天的金兀朮就帶著金軍灰溜溜的沿滄州撤回了北方,唯恐宗澤打下了河間府,將他們堵在黃河沿岸。

但金兀朮也沒有放棄河間府,在滄州整頓軍心後,金兀朮立即帶著金軍主力開拔至河間。

既然決定要守河間,總要打出個防守的模樣來。

所以金軍依託著後方在這一帶打得極為堅決,兩軍激烈交戰的同時,金軍鐵騎一次次南下,襲擾宋軍糧道。

這是騎兵的優勢,宋軍不堪其擾。

哪怕老將宗澤對此也沒有太好的辦法。

宋軍圍城半月不下,糧道又被金軍騷擾,補給不足,主力不得不從河間府撤退下來。

這一戰,金兀朮是真的清楚了金軍該怎麼打仗了。

無論是馳援城池,還是主力攻防都打得有模有樣,更出彩的是,金軍的騎兵運用的爐火純青。

而且不僅僅是女真騎兵,契丹騎兵也被他們運用起來。

或者更確切的說,這套打法他們就是從契丹將領那裡學來的。

當初大宋北伐,契丹人就是靠著這種戰法,騷擾的宋軍糧道不堪其苦。

尤其此前宋軍沒有專業的運糧部隊,契丹騎兵能夠屢屢得手,使宋軍受制於後勤薄弱的劣勢,屢屢功敗垂成。

如今大宋倒軍中倒是有了專業的運糧部隊,但是與開國時騎兵二十餘萬相比,如今大宋戰馬、騎兵都嚴重不足。

就只有神武右軍和靜塞軍兩支主力有強力的騎兵部隊。

河北宣撫司如果完全依靠步兵運送糧食,前線的補給壓力極重。

所以宗澤不得不率領主力後撤,並向朝廷請求財政撥款,徵發徭役興修通往河間府方向的漕河。

這也是中原王朝爭霸的一個最經典戰法了。

中原第一條運河邗溝就是春秋時吳王夫差為北上爭霸而修建的。

被喻為超世之傑的魏武帝曹操,為了南征孫權,在合肥一帶廣修溝渠,連線中原。

宗澤札子送到東京時,恰逢岳飛率軍凱旋歸京。

整個東京城都張燈結綵,為這位大宋擎天之將慶賀凱旋。

正是有這位絕世名將,以其不世出之將略,三個月打平了整個南方,重整大宋乾坤,使山河一統,河清海晏,方才使得大宋在山河破碎後避免了國家分裂的局面。

可以說再高的盛讚與榮譽,他的功勳與貢獻都當之無愧。

所以趙桓親自在文德殿,接見了岳飛及其麾下從南方凱旋的將士們。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