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逆趙構,於國難之時,畏敵如虎,敗節辱國,統三軍籍籍而不前,謂不返京師而迂路,使中原氣喪,忠良晦節。”

“於國難之後,僭越尊位,叛逆亂國,使天下離亂,生靈塗炭。”

“此皆亂國之所生也,其大逆不道,罄南山之竹,書罪未窮;決東海之波,流惡難盡。”

“詔令其於東京明正典刑,剝皮實草,跪於太廟,永為後世之戒。凡我大宋王室,敢對胡族異種,軟弱卑怯,卑躬屈膝者,皆如此例!”

“臣領命!”

趙構徹底瘋狂,大吼道:“你這個暴君,我們是親兄弟啊!你怎麼能如此手足相殘?”

“好笑。以你的個性,內殘外忍。如果你打贏了,朕和岳飛活得下去?殺了你,朕沒有一絲負罪感,只感覺大快人心!帶走。”

趙構淒厲的嚎叫,但卻被皇城司直接卸了下巴,帶離此地。

押送趙構過來的虞允文勸道:“官家,如此酷刑,臣恐史書上影響官家聖明。”

趙桓擺了擺手,淡淡的說道:“這些朕都不在意。唐玄宗李隆基一日殺三子,又有誰記得?百姓只在乎他締造了大唐開元盛世,記住了他一手將國家推進深淵,形成了安史之亂。”

“朕倒是覺得漢景帝不錯,親手用棋盤砸死了自己的兄弟。朕讓你把趙構帶過來,就是想親眼看看這個天怒人怨的罪人,得到最公正合理的審判結果。”

將趙構處以極刑,是趙桓一直以來的目標,今日終於得償所願,趙桓甚至覺得天氣都格外晴朗了,心中痛快而又輕鬆。

如果不是顧及皇帝的身份,趙桓甚至想仰天長嘯,引吭高歌。

收拾了一下心情,趙桓對一旁的虞允文問道:“夷州情況如何?”

虞允文立即答道:“稟官家,海軍登上夷州之後,發現島上頗多人口。”

“其中跟隨叛逆趙構逃至夷州者約有兩萬餘人,包括軍隊四千餘,民夫、徭役、水手、士紳家眷等一萬七千餘人。”

“島上本地土著亦約有兩萬餘人。樞密院已經調派了三千禁軍駐紮在夷州,鞏固統治。”

夷州的人口的確是不多,即便加上中原戰亂逃過去的百姓也才堪堪五萬人。

這個規模是什麼概念?

大宋一個普通縣人口都超過十餘萬。偌大的夷州,人口還不足中原一個縣的一半。

把夷州認真開發一下,至少能養活兩千萬的人口。

尤其夷州的氣候極佳,從北到南分別佔據溫帶,亞熱帶和熱帶三個氣候區。

種水稻可以實現一年四熟。

氣候適宜,土地肥沃,幅員遼闊。夷州五萬到兩千萬的人口漲幅,意味著這裡其實可以成為大宋統治的核心精華區,長期源源不斷地給大宋提供稅收、糧食和兵員。

所以趙桓認真地對虞允文吩咐道:“此前中原不願意開拓夷州,主要是因為統治不便,軍隊要佔穩這一帶,要興師動眾大量將士。”

“我朝如今軍隊已經有火器之利,只需寥寥幾千人就能碾平一切反抗者。所以樞密院一定要調撥精兵良將,迅速肅清夷州形勢。”

“朕希將會把對夷州地開發事宜,儘快提上日程。”

說到這裡,趙桓覺得有必要回蘇州督促一下蘇州的豪商們了。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