爾虞我詐,陰雲詭譎的皇權之爭,並沒有影響到趙桓的好心情。

畢竟不論是太上還是太子,都跟趙桓的關係並沒有太密切。

所以五月人間驕陽剛好,風過林梢的時候,趙桓帶著兒子趙進和幾名宮室走下了行宮,在退潮後的海邊玩起了水。

潮汐這一現象,早在漢朝就被諸夏科學家王充發現與鬼神無關,是與天體執行相關,在書中總結出了規律:“潮汐隨月盛衰,大小滿損不齊同。”

到了唐代,中原則直接掌握了潮汐每天的規律,並精準畫出了潮高與上弦月、下弦月的關係。

而等科技發展到北宋中期,大宋重視科技的傳統下,使文化推演到中原極致。

大宋科學家燕肅採用時下最先進的計時工具——蓮花漏,對潮汐更是精確到了3735刻。這已經是幾乎到了秒一級。

趙桓要下海玩水,只要對著刻度表看一眼,就能找到大海開始退潮的時間。分秒不差!

然後皇城司就在旁邊設定了一個沙漏,在沙漏清空時就是漲潮開始的時間。

在沙漏翻轉之後,必須在沙子漏完之前回到起始下海的位置。

講道理,這一套體系,趙桓看的是驚歎不已。

大宋科技、學術之發達,完全不像漢唐時的矇昧和明清時的落後。

有時候趙桓都要感嘆不可思議,這個國家一點也不像個封建小農社會,反而像個自然科技發達的工業社會前夕國度。

很難想象,沒有走出地球,沒有總結出萬有引力的中原,是怎麼發現出天體運動產生的規律的。

但中原就是把這套規律總結出來了,而且分秒不差。

趙桓望著海天一線處出神時,趙進跑了過來,像個小大人似的,斯斯文文的說道:“爹爹,出來玩,就不要多想政務了,放鬆一下身心吧。”

趙桓收回目光,笑著說道:“好。二哥兒說得對。你想玩什麼?爹爹陪你一起玩。”

趙進立即歡欣雀躍的說道:“我想去游泳。我聽二孃娘說,爹爹曾經說過,征服大海的男人,才是我大宋的男子漢。”

“我也要做男子漢,做征服大海的男人!”

趙桓大笑,越看越喜歡這個兒子。

雖然他在皇家禮儀的教育下斯斯文文,但骨子裡有種虎頭虎腦的韌性,有著諸夏最根源純正的豪邁尚武之風。

在這一方面,趙桓不得不承認,這個兒子要遠遠強於自己。

趙桓的性格其實有些受後世影響,尤其歷經明清兩朝,留下的價值觀,讓趙桓更求穩,也偏文弱。

如果中原五千年各個時間段的風貌都擺在時間線上,趙桓更像明清的書生,腹有詩書氣自華。

而趙進則不同,他的風貌更像漢唐雄風時的將門子弟,豪爽而又富有冒險精神。

可能是因為沒有經歷過神州陸沉,又直接生在大宋盛世,所以這種漢唐氣度一脈傳承了下來。

這表現在,趙進拖著趙桓到了海邊,毫不猶豫地就跳進了海里,大方地舒展著手腳,征服大海地浪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