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御駕禁止通行(第2/2頁)
章節報錯
而十萬貫,就能讓兩個宰相罷相。二十萬貫的嫁妝,就能讓王氏底氣十足教訓一代權相秦檜。
一名普通百姓,一年就能收入家財萬貫,可見其暴利。
趙桓思考了一下,問道:“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百姓逐利,無可厚非。三司將茶鹽專營取消後,政事堂可有安置這些鹽戶?”
張浚說道:“政事堂在建業元年就提出制度,將鹽戶轉為客戶,可以自由接受各鹽場僱傭。”
“同時各寺監不再設定鹽引,與民間鹽場一般,歸查驗提舉司監察。”
趙桓有些沒明白,問道:“與以往有何不同?”
張浚解釋道:“主要是各鹽場、寺監的權力被收回。茶鹽提舉司是政事堂所轄,鹽場及寺監是三司所轄。”
在大宋制度與明清有極大不同,最主要的就是商業行為。因為國家專利,所以很多基層寺、監都直接參與市場行為。可以算作半官府,半國企。
所以導致官僚氣息嚴重,基本上只要國營專利的行業,都腐敗嚴重,價格高昂。比如茶鹽酒馬。
而且腐敗之餘,這些人還要貪殘剝削,這是最讓人頭疼的。
政事堂跟三司的這個權力鬥爭的結果,趙桓還是非常讚賞的。
行政跟商業分開,賺錢的事歸三司使,行政管理的事歸政事堂。
這符合趙桓一向以來灌輸給天下的理念,官府可以集中力量,發揮資本和規模化優勢參與經營。
但既然成為市場中一員,就要遵守律法,地位跟其他市場主體平等,公平競爭。
不要妄想著左手權力大棒,右手經商腐敗。那隻會淪為四不像,成為國家的毒瘤,就像此前大宋的馬政和鹽政。不賺錢就罷了,還導致物價飛漲,民不聊生。
隨著政事堂的這項改革,三司下轄的各寺監更像是國營企業了,沒有了行政管轄權,他們再也無法盤剝鹽戶。
他的鹽價能否降下來,鹽的質量好不好先不論,至少不會導致鹽戶民不聊生。
趙桓剛想著這些,車架前方就猛地一個急停,整個車隊瞬間一片喧譁。
無數鐵甲騎兵策馬上前,瞬間搭起一面面盾牌,將車架包圍的嚴絲合縫。
兩方馬蹄隆隆,大量騎兵策馬衝鋒向前,整片大地都在馬蹄的踐踏下顫抖。
趙桓透過車窗看了一眼,只見馬車兩旁,無數騎兵一列列向前,鐵甲森寒,旌旗如林,佇列連綿不絕。
如果不是事態緊急,皇城司絕不會在御駕面前如此興師動眾,動用大量騎兵。
張浚眉頭緊蹙,說道:“浙東鹽戶承鹽梟餘烈,多豪猾之民,桀健者剽悍酷烈,著實不利治安。”
趙桓坐回座位,現在顯然已經不是治安不寧的問題了!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