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直是國家毒瘤,社會治理的最大障礙。

如果一個大家族家長去世,家族財富的百分之六十都要收歸朝廷,那能極大加強國家的統治能力,同時削弱世家在地方的影響。

而且繼承人必須要先交稅,才能繼承遺產。

如果一個衙內有百萬貫的家財需要繼承,他必須先有能力交上六十萬貫,然後才能繼承這百萬家產。

如果交不上六十萬貫,未繳納稅款部分就會被國家徵收。

至於說活著的時候將財富贈送給後代,那完全是在藐視官府的智商了。

贈與稅與遺產稅其實完全是同一種稅種。

除了每年幾千貫的免費贈與額度,超出部分的徵稅額度與遺產稅完全一致。

在大宋徵收遺產稅相比較於後世還有一個好處,那就是富豪們無法透過轉移國籍來避稅。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跑到哪都要被抓回來納稅。

不會有哪一豪族為了避稅,真正把幾十萬貫家產帶到萬里外的殖民國度。

最關鍵的一點在於,古羅馬上千年前就能把遺產稅給徵收了,趙桓對大宋進行了這麼多改革,總不能到現在還徵收不起遺產稅來。

聽完趙桓的吩咐,兩位宰相沒有任何波瀾。

在當下,大宋國家內部,士大夫階層已經被徹底摧毀,軍權牢牢掌控在天子手中,邸報、報紙掌控著天下輿論,數以萬計的學院為朝廷培育著忠貞熱忱的學子。

民族意識已經形成,為大宋保家衛國成為天下人的理念。區區一群富戶,已經掀不起波瀾,更不具備裹挾百姓,推翻朝廷的能力。

張浚立即回道:“臣會協調戶部與三司,妥善制定這項五等遺產稅制度。”

趙桓點了點頭,說道:“為了配合這項制度的推行,朕還準備推行另一項事宜,以安撫各地的豪族。”

給了豪族們當頭一棒,也總得給他們一個棗吃。

這個甜棗,就是大宋南面的各不臣之國。

朝廷將鼓勵大宋的豪族去南方各國建立莊園,掌控土地,壟斷貿易!

於是趙桓對樞相張叔夜說道:“朕觀南方各國不服王命,虧失藩禮,朕欲應天順人,以行吊伐。凡中原百姓,皆可前往彼處,田園牧歌。”

軍事征服之後,當然就贏得了規模龐大的肥沃土地。

這對豪族而言是最好的擴充財富機會,也是給家族子弟分配家產的良機。

只要花費少量金錢,就能在新徵服的土地上購買一大片連綿的莊園,過上田園牧歌的生活,而且財富會迅速膨脹。

豪族們在遺產稅中損失的利益,可以透過作大蛋糕而輕鬆補償回來。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