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封鎖夷州,搜山檢海(第1/2頁)
章節報錯
趙桓帶著御營直接住進了蘇州城最西南角的百花洲。
當走近這裡,趙桓以及整座御營都被眼前的美景所劇烈衝擊。
這裡釃池為治,積土為山,島嶼峰巒,百花爛漫,落英繽紛。
一陣輕風吹過,明媚和煦的陽光下,空中盡是飄灑的花瓣與飛揚的柳絮。
風景之美,堪稱人間極致。
無外乎世人皆稱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文人士大夫們都要煙花三月下揚州。
論享受,還得是他們啊。
下榻之後,趙桓就有些好奇胡銓在城門前提及的風情是什麼,還神神秘秘的。
剛想著這方面的事情,內侍便稟報道:“官家,胡知府請求覲見。”
“宣。”
唐怡幫趙桓開啟了房間內的一扇扇窗戶,透過軒窗,能看見外面落英繽紛,天地如洗的秀美風光。
整間房內都彷彿豁然明亮,風景如畫了。
“官家,我們為什麼停留在蘇州啊?是在這裡賞閱美景嗎?”唐怡對著窗外碧空,心曠神怡的問道。
趙桓搖了搖頭,說道:“不,停在這裡,並無關風景,而是有關乎國家的大事。”
此時胡銓走進房內,恭敬的行禮,說道:“臣拜見官家,聖躬萬福。”
“免禮,賜坐。”趙桓轉頭看向這位年輕的官員。
胡銓年紀僅僅三十四歲,甚至他出仕都還是在趙桓穿越以後的第二年,也就是靖康三年。
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一路坐到知蘇州府的位置上,掌管大宋經濟最繁華,稅賦最繁盛的第一經濟重鎮,其才能絕對堪稱當世翹楚。
但即便有才能,這升遷速度也已顯得非比尋常了。
背後一定是有一個非常強大的靠山。
而他的靠山,不是別人,正是大宋最粗的大腿,趙桓本人。
趙桓提拔他的原因很簡單。
趙桓前世曾經聽過他的赫赫聲名。
胡銓是歷史上與李綱、趙鼎、李光、胡銓並列的南宋四名臣。
尤為著名的就是他的“乞斬秦檜書。”
南宋紹興八年的和議,金使態度極其傲慢,目中無人,對南宋當局百般侮辱。但趙構和秦檜一味苟且偷安,不惜卑躬屈膝與金使議和。
胡銓反對議和最為激烈,他上書趙構,揭露金國和議陰謀,而且要求趙構斬下秦檜的首級。他還表示,如果不這樣做的話,他寧願投東海而死,也決不在小朝廷裡求活。
胡銓這篇奏疏一經傳出,立即產生強烈反響。宜興進士吳師古迅速將此書刻版付印散發,吏民爭相傳誦。
金人聽說此事後,嚇得急忙用千金求購此書。
讀完後,金國君臣大驚失色,相顧驚懼“南朝有人”、“中國不可輕”。
直到死,胡銓也留下遺言:“願為厲鬼以殺賊,死亦不忘。”
這份可歌可泣的忠義,讓趙桓對其印象無比深刻,抱有極致好感。
畢竟這是願為大宋社稷生死不論的忠臣。
生是大宋忠臣,死亦為大宋鬼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