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大宋日不落,從興滅繼絕開始!(第1/2頁)
章節報錯
宋軍班師回到北京,已經是陽春三月,沿路都是鳥語花香,柳樹抽芽。
這是樞密院特意挑選的回城時間,就是為了拖到春季草原馬瘦財乏的時間,然後才退兵引誘蒙古。
二十萬大軍駐兵在北京,等候宋蒙之戰的捷報傳來,才會徹底解散。
等候在北京期間,趙桓也沒有什麼事情可做,便接見了一位特殊的客人。
沒錯是一位客人,因為無論是用俘虜還是臣下來描述對方都不太合適。
這位客人就是遼國的末代皇帝:天祚帝耶律延禧。
宋軍攻破會寧府時,他被宋軍解救出來。
這位皇帝對遼國而言,的確是個地地道道的昏君,當政期間,耽酒嗜音,拒諫飾非,窮奢極欲,盤於遊畋,信用讒諂,紀綱廢弛,人情怨怒。
所以女真崛起,遼國滅亡。
但這一切,對大宋而言又沒有任何關聯,他再荒淫無道也損害不到大宋利益。
相反趙桓對他還挺有好感,因為自始至終,他都在強調中原正統,強調自己“與宋朝為兄弟,與夏國舅甥。”
什麼胡人,不存在的!俺們大遼就是用中原文化,講中原習俗的諸夏正統,地地道道的中國之人。
只是大遼滅亡了,他曾經的富貴尊榮,天子意氣都隨之萎靡。
被女官引領著來到趙桓面前,他很恭敬正式的行禮:“弟契丹皇帝謹拜見兄大宋皇帝,聖躬萬福。”
趙桓不禁一笑,這套說辭恐怕耶律延禧在見自己前已經斟詞酌句了許久。
“免禮,賜坐。”
入座後,耶律延禧立即說道:“女真貪殘暴虐,流毒宇內。兄舉王者之師,弔民伐罪,俘惡酋於敵穴,滅賊寇於北海,文治武功,亙古未有,弟深為兄賀之。”
趙桓淡笑著說道:“賴祖宗庇佑,神靈天助而已。”
耶律延喜訥訥不敢多言,如果自己有這麼大的功績,怕是要立即大肆慶祝一番,讓舞女、樂姬起舞歡慶,讓史官大書特書。
恨不得跑遍全國,讓所有子民見一見自己的英姿偉貌。
稍微沉默了瞬間,耶律延禧鼓起勇氣,抬起一直盯著桌案上水果的腦袋,看向趙桓說道:“弟曾聞,《論語》有言,自古受命及中興之君,必興滅繼絕,修廢舉逸,然後天下歸仁,四方之政行焉。”
“兄實功過三皇,德高五帝。不知可否提攜弟一回,復遼國之社稷,修北朝之宗廟,永為大宋之藩籬?”
趙桓看著耶律延喜,不徐不緩的問道:“重建遼國祭祀社稷?你想復與中國南北並立?”
耶律延喜連忙說道:“弟不敢有此妄想,願為中國之臣,許備藩方,世世子孫,謹守臣節。”
“藩王啊。”趙桓說道:“遼國尚中原之德化,慕諸夏之風俗,的確不應滅於胡虜之手。只是朕復遼國,西遼當何以自處?”
耶律延喜也聽說過耶律大石正在西方征戰,開疆拓土,連忙說道:“耶律大石原為遼國臣屬,篡逆僭位,實乃逆賊。我只召集義士,必能重振遼國國祚。”
趙桓微微搖頭,說道:“契丹久經戰亂,實力大損,再陷入東西之爭,朕於心不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