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對於大清,克烈部落有個無與倫比地優勢。那就是大宋不會去跟他們簽訂什麼不平等條約,不會強加屈辱給他們。

那片土地太荒蕪了,自古以來都不適合耕種。他們地定位就是資源產地,有人在那裡守著,還能源源不斷地提供資源產出,這對大宋而言就是非常適合地模式。

這種籠絡遊牧民族貴族, 從而統治整個遊牧民族地手段,後世中外的各大帝國都屢試不爽。

不過這種模式有個弊端,那就是這種腐敗、黑暗的部落,戰鬥力會相對拉跨。

財富都在少部分貴族手中,底層的農奴、牧民精神麻木,沒有動力,肯定是打不贏那些如狼似虎的同胞。

所以一般投靠各大帝國的遊牧騎兵裝備都相對精良,從而平衡戰力,比如哥薩克騎兵。

可即便如此,哥薩克騎兵的戰鬥力也被各國正規軍嚴重質疑。尤其遠征俄國的法軍,很多法國軍官和士兵都覺得哥薩克人並不是合格的軍人,並且認為哥薩克人對待弱者時殘忍,對待強者時則非常懦弱。

這個描述可以說非常符合走狗、鷹犬的形象了。

哪怕是最信任哥薩克騎兵的沙俄帝國,也知道這只是輔助性兵種,不會派他們去正面衝擊列陣整齊的正規軍火槍方陣。

趙桓並不認為蒙古的克烈部落比哥薩克騎兵更能征善戰,但正處於上升黃金時代,堅苦耐勞的蒙古騎兵,無疑是擺在當下的一個非常好用的打手。

大宋重塑藩宗體系,漠北荒原以及冰天雪地的西伯利亞等地區,如果全靠大宋正規軍去征服,那代價實在是太大了。而且耗時耗力。

所以趙桓覺得可以重現一下經典,“一部大宋帝國史,半部克烈部落史。”

由克烈部落代大宋進行軍事版圖擴張, 征服其他部落,令其臣服,加入大宋的藩宗體系。

對跟在身後的右相,趙桓說道:“如今的貿易模式, 最能籠絡蒙古貴族。讓蒙古騎兵成為我朝在北疆最有用的打手。”

“而且如今北疆東有金國、合不勒汗,西有西遼、突厥。如此複雜的形勢,需要有人為我朝開啟局面。所以給克烈部落一定的武備扶持,有利於疏解形勢。”

“只要我朝能一次拉出三十萬正規野戰軍,那就完全不用擔憂蒙古人的反噬。”

而且趙桓沒有直說的最重要一點是,只要大宋內部這些士大夫不再壟斷國家,腐敗剝削,大宋就不會淪落到國家封建腐朽,百姓麻木愚昧的局面。

這種情況下,哪怕技術沒有突破性進步,中原王朝也具有開國時的氣象。

像大唐、大宋、大明,哪個開國時不是把強大的北方遊牧部落吊起來錘?

要知道這三個王朝開國時,北方的遊牧部落都是盛極一時,強的令人絕望。歷代都認為自己的對手:“戎狄熾強,古未有也。”

可結果橫跨歐亞的突厥,地廣萬里的契丹,黃金家族的蒙古, 都被中原的王朝之師錘的懷疑人生。

只是王朝後期士大夫們瘋狂兼併,腐敗剝削,導致國家萎靡,百姓麻木,才被北方胡虜劫掠。

而有趣的是,治理這病態最好用的方式,跟趙桓的做法一模一樣,清理一批士大夫。

亂世一起,大量士大夫被屠殺,新王朝開國立即就是新氣象,無不是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

梅執禮說道:“如果官家有如此部署,那不得不關注西遼留下的勢力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