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大宋的打手(第1/2頁)
章節報錯
七月,皇宮內滿樹繁花盛開,海棠樹在陽光下明媚綻放,花香飄滿整座皇宮。
右相梅執禮跟在趙桓身邊詳細彙報著最近的政務情況。其中在京兆府的五國會談是重中之重。
“官家,我朝對西北戰事的干預,已經差不多要談完。蒙古與金國已經同意罷兵言和,雙方以契丹長城為界, 劃地而治。”
聽完,趙桓說道:“左部蒙古更靠近西部絲綢之路,不能讓他們衰落下去。可以稍微給他們一定的扶持,讓他們成為絲綢之路的守衛者。以免中部的合不勒汗崛起,向西劫掠絲綢之路。”
合不勒汗。
這個名字隨著談判的推進,迅速進入整個天下四方的視野。
這位蒙古大汗聲望卓著, 能征善戰, 而且七個子嗣都勇猛非常。在他們的統合下,中部的蒙古部落聯盟迅速成為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
而且趙桓對這一系尤為在意, 正是合不勒汗的子孫成吉思汗統一了蒙古,黃金家族的鐵蹄踐踏歐亞非三個大陸。
梅執禮說道:“忽兒札胡思漢也有此意。蒙古正使古兒罕一直向我朝請求,能否援助其一批武備。增強其戰力以抵禦來自合不勒汗的壓力。”
“金與西遼都嚴守關防,不得有寸鐵流入草原。因此蒙古武備非常落後,而且矇昧無知,如今治病還信奉巫醫。”
趙桓不太在意,擺了擺手說道:“讓樞密院酌情調一批淘汰武備給他們。金國控制不住草原,蒙古勢力南侵,精金良鐵的關防是守不住的。如今蒙古還武備還稍顯落後,但用不了幾十年他們就會迎頭趕上來。”
文明的擴散性不可避免,而且趙桓沒有打擊梅執禮的信心。如果只靠死守關防,不用百年,蒙古的技術就會反超西遼、金國這些國家。
梅執禮擔憂的問道:“可精金良鐵流入草原,是否會使蒙古人迅速膨脹,脫離掌控,最終養虎為患?”
趙桓笑了笑, 說道:“只要大宋足夠強盛, 蒙古就不會反噬。”
“真正的關防,是不斷提升大宋的文明水準,與軍備水平。讓蒙古的遊牧文明永遠無法企及。”
對克烈部落,趙桓的打算是將他們變成大宋的打手。類似於哥薩克人與沙俄的關係。
這就是典型的文明不對等,沙俄帝國在西方學習工業化成果,組建排隊槍斃的火槍兵。
一個接近工業化國度就徹底拉開了與哥薩克人的文明等級,哥薩克騎兵只能作沙皇手中最鋒利的利劍。
同樣大量普及火器的明軍也能把蒙古一路攆到捕魚兒海。
哪怕明末的明軍有內閣、腐敗、士大夫三層debuff加身,蒙古依舊翻不了身。
趙桓說道:“右相現在所謂的這些精金良鐵,用不了幾年就將落伍於時代了。我朝精銳大軍將分批換裝新式裝備。所以與其遮遮掩掩,還不如直接給克烈部。”
“但可以給克烈部落武備,卻絕不允許克烈部落參與絲綢之路貿易,這是我朝底線,否則唯有劍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