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誰說高利貸不用交稅?(第2/2頁)
章節報錯
楊時繼續說道:“按章典,國家將工業作坊與商業貿易分為兩類。”
“其中先徵收的是商稅。隴右都護府就是最先徵收商稅的方向之一。”
劉錡立即興致勃勃地問道:“三司打算徵收哪方面地商稅?”
“國家會在隴右設定關稅,凡外邦商隊,進入我朝,都要繳納關稅,稅額根據種類不同略有差池。例如凡珍珠、瑪瑙、夜明珠、翡翠、象牙、玳瑁、寶石、金佛、酒水之類奢侈玩物,關稅都按百分之二十的頂級收取。”
“而戰馬、藥草、書籍、糧食之類的物品則相應有所優惠。這方面朝廷會製作詳細稅率冊文,標明每種貨物稅率。”
“邸報也會刊登,各地官府百姓都將有明文可查。”
趙桓開口插了一句,說道:“區分關稅,既是為了保護我朝工商業,也是為了鼓勵商人為國取財。例如戰馬、書籍,關稅為零,就是要引進西方更高大的戰馬與文明之精華。你們隴右扼要絲路,必須給朕肅清律法,嚴明吏治,如果有稅吏胡亂徵稅,上下其手。”
“朕不惜從上到下,清洗整個隴右都護府!”
劉錡連忙起身,鄭重行禮,承諾道:“臣必緊盯吏治,將關稅清廉,作為隴右都護府諸事之首!決不允任何稅吏擾民,貪汙腐敗。”
趙桓也很鄭重地說道:“朕會派監察御史每年審計隴右的吏治詳情。望卿勉之。”
宰相也被提起了興致,梅執禮問道:“以關稅將國家圍在其中,那關稅之內,我朝商賈貿易難道不徵稅?”
楊時笑著說道:“只是不收關稅,其價格相較於外來會相對低廉。但亦會先後建立新的稅收體系。”
“例如最先收的就是行錢稅!”
行錢稅,顧名思義,就是對流動資金的收稅。
而在大宋,這毋庸置疑的,就是針對高利貸的收稅。
在大宋,高利貸並非地下活動。而是跟投資房產一樣,是大宋最流行的兩個產業之一。
而且規範且專業,私人第一放貸人叫錢民,幫他們找放貸物件的人就叫行錢。
田契、地契、金銀器是最好的抵押品。如果借款人沒財產可以抵押,將自己的妻女作為抵押品也是司空見慣。
作為大宋最大的金融產業,自然被趙桓給盯上了。
誰說放高利貸就不需要交稅了?
這些人每年經手大量財富,卻於家國天下沒有任何益處,反倒流毒不淺。在趙桓的意志下,必須要繳納更加沉重的賦稅。
計相楊時向眾人介紹道:“按我朝律法,民間借貸,利率不得超過一倍。比之開國初年,三至四倍的利率,雖然有所改善,但依舊是暴利行當。”
“所以國家將會對所有民間借貸徵收重稅,行錢稅將高達八成。除去其本金,利息所得八成要上交國家。將民間稅率壓至青苗法時期水準。”
梅執禮倒吸了一口冷氣,說道:“八成稅率?是否會激起民憤,須知我朝借貸者兼併百姓,乃至過於王公。借貸物件不僅小民,甚至包括官員、學子。可知其勢力之龐大。”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