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夏之交,東京城繁花盛開,尤其是御街兩旁遍植的桃樹、李樹、杏樹,次第開放,雜花相間,望之如繡。

四月官府又在一片錦繡爛漫的花木之間繫上了隨風飄飄的彩錦,以這繁花錦簇裝飾的東京御街,隆重的舉行了一場獻俘儀式。

獻俘的物件正是草頭韃靼部的酋長,以此昭示著大宋在隴右方向的赫赫武功。

隴右都護府大軍在劉錡的親自率領下,沿祁連山西趨數百里,尋到韃靼部落主力。

王師奮擊,一戰斬首三千餘級,俘虜男女七萬餘口,戰馬牛羊三十餘萬,黃金珍寶不計其數。

隴右都護府一邊安置這些人在西寧城附近充實戶籍,開墾良田,一邊向中原隆重告捷。

大宋改元建業之後,軍中所有將領都卯足了志氣,要重現軍中最受歡迎的那個大唐典故,滅國無數。

劉錡是宋軍中第一個“率師伐國,執其君問罪於御前”的將領。

滅草頭韃靼,並不是什麼特別大的功勳,但其意義卻非比尋常,昭示著大宋開始開疆拓土,滅國四方。

其意義堪比隋滅吐谷渾、徵林邑,唐滅突厥、徵高昌,都是中原重鑄東方至高無上霸權地位的開端。

而宋庭,自然不會滿足於僅僅征服韃靼,帝國的目光很快就轉移向了更遠、更宏偉的目標。

不過,中原一直有慎戰的傳統。

非攻的理念,從墨家到儒家,到社會各個階層都有深刻影響。

這種根深蒂固的觀念貫徹在絕大部分人心中。

這使得整個社會對戰爭沒有很清晰的認識,無法以國家利益為重,有效透過戰爭手段擴大自己的政治、軍事、外交、商貿等方方面面利益。

不過好在趙桓非常年輕,今年才二十九歲。要到今年五月二十三日,才三十而立。

他有大把時間推進思想變革,重鑄學術體系,以及改變人們的觀念傳統。

漢武帝能把儒家推上至高無上的地位,他趙桓同樣能把儒家改的面目全非。

這比的就是哪個皇帝長壽嘛,他趙桓不修仙、不煉丹、不酗酒,沒有任何不良嗜好,非常有信心長壽。

而只要皇帝長壽,儒家為了迎合統治者需求,一定會做出最適合的理論修改。

最近朝廷在忙著給趙桓準備三十歲聖誕的慶祝大典,趙桓則打算趁著眾人齊聚,宣揚一下自己的國家利益觀。

國家利益,第一次談,講政治地緣、盟友關係什麼的就太深奧了,趙桓打算談最直接的,也就是談一談經濟賬。

大宋境內整體承平無事,皇宮裡氛圍就相當寧靜悠閒。

六局二十四司之首的尚宮,唐怡正月也懷了身孕,所以說起來簡直令人驚訝,最近跟在趙桓身邊幫他打理政務的居然是小穎兒,也就是當初皇后身邊那個迷迷糊糊的貼身宮女燕穎。

她習慣於把自己打扮的清清爽爽,以髮帶繫著頭髮,像是元氣少女,可偏偏胸脯又頗具規模,白皙又豐滿,一片細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