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改元建業(第1/2頁)
章節報錯
十二月大雪紛飛中,東京城氛圍卻十分熱鬧。
主要是在本月的工商業格外繁華,不僅僅因為絲綢之路的重開,使大量胡商進入東京。
更重要的是,來自天下各國的貢使紛紛抵達東京,這些人一擲千金,豪購東京的各種精美器物, 帶回國內。
幾乎每日都能傳出,哪家店鋪一日間售出商品數萬貫。哪家使節豪擲千金,清空一條街十幾家店鋪的商品。
熱鬧中,大家都關注向轉過年的大朝會,盤算著都有哪些國家使節會前來朝貢,如今的貢使是否恢復到靖康之前的規模。
內城的百姓尤為熱衷於討論這方面,他們親身經歷了靖康國難, 更清楚國難前後的形勢。無數人發出感慨, 從靖康以來,已經有數年沒有見過如此熱鬧的場面。
正月初一,大朝會如期舉行。
御駕親臨大慶殿,四位身材高大、頂盔披甲的鎮殿將軍已經站在大慶殿四個角落。
文武百貫都帶著冠冕,身穿朝服,站立朝班。
然後各路進奏吏入朝啟奏,各執方物入獻。
這些地方各路的貢品,也是皇室收入的重要部分。
值得一提的是,大宋如今已不止二十四路。隨著大宋收復燕雲,北方增加了河東北路與燕京南路。
河東北路跟歷史上金國設定的河東北路略有不同,主要是雁門關以北,金國交還給大宋的山後四州。
燕京南路則是包括幽州、薊州、涿州在內的山前六州。
同時大宋的北京也從大名府遷到了幽州,以此昭顯大宋守衛燕雲之決心。
除了這兩路,進獻貢品的還多了另外兩路,分別是熙河路與隴右節度使。
最終趙桓還是同意了劉錡的方案,只是為了平衡文武, 趙桓不可能將比西夏面積還廣闊的隴右都護府全部交給劉錡。
所以朝廷按當年熙河開邊的舊制,再一次劃熙、河、洮、岷、迭、宕等靠近大宋一側的六州為熙河路,由朝廷管轄。
同時在高原上的西寧州、湟州以西全部劃歸隴右都護府。
即河湟地區被一分為二,河州以東歸熙河路。
河州以西的湟州、西寧州、廓州、積石軍都歸隴右都護府,再向西收復的所有土地,到黑漢國之前,也都歸隴右都護府管理。
隨著隴右都護府的亮相,所有人都清楚的認識到了,如今朝廷的國家大計已經放到了隴西方向。
而緊隨其後的各國使節安排就更有這方面深意了。
凡是穿漢臣服飾,行漢禮的貢使,都排在了最前列。
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各國使節中排在第一位的竟然是西遼使節,而非各國以為的金國!
按往年慣例,金國取代遼朝之後,每年的大朝會中,都是第一個拜賀新年的使節。
但今年這個北方大國的“弟位”居然被西遼取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