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解除儒家壓迫的一個契機(第2/2頁)
章節報錯
趙桓眼神一亮,這是公論了,中東一帶的阿拉伯人、猶太人善於經商。
就連東京城內都有大量猶太人在經營買賣。
不過以東京經濟之繁華,商業之發達,吸引大量猶太人,阿拉伯人也在情理之中。
“敢問其詳情?”
陳東總結道:“自中原以來,國家大政一直是重本抑末,限制工業、商業發展。即便我朝鼓勵工商,但工商業水平距離精於此道的大食人無疑還是有一段差距。”
“在商業方面,大食已經出現公司、銀行、活期存款、匯率、貨幣兌換、貸款、收支總賬、存款、轉讓、複式簿記及支票、本票、信託等各種商業模式。”
“在工業方面,則有農業綜合型企業,縮絨廠、制粉加工廠、脫殼機、造紙廠、鋸木廠、船舶廠、碎石廠、鍊鋼廠、製糖廠、潮水動力工廠及風車等。”
聽完,趙桓是如此慶幸於自己是大宋的皇帝,而非大明、大清的皇帝。
可以自信的說,這一切雖然略有差距,但在大宋鼓勵工商的氛圍下,大宋該有的基本也都有。也就是發展程度略有差別。
可要知道,這已經是大食唯一能拿得出手的方面。大宋是在以最弱勢的工商業對比大食傳承千年的工商傳統。而除了這一項,其他方面大食與大宋的差距就太大了。無論是軍工武備,科技創新,還是哲學數算,思想理念,以及社會治理,都有著無法抹平的差距。
也難怪陳東敢自信說,大宋的文明水平遠超大食。
而且更重要的一點是,大宋如今國富民強,正在蓬勃發展,進境神速。
大食卻陷入了四分五裂當中,而且如今正在被十字軍第一次東征搞得焦頭爛額。
趙桓看向一旁的盧維那,問道:“感覺如何?我聖朝最高學府可是浪得虛名?我朝可當得起文明高地之稱?”
一個超級帝國的最高學府,自然是有極強大的底蘊的。尤其大宋還注重學校教育,將舉國文化精華匯聚到了太學,那自然對得起最高學府的稱號。
盧維那皺著眉頭說道:“太學為東方最高學府,學識淵博,底蘊深厚是情理之中,只是我不明白,東方的學者都是如此謙遜嗎?”
“怎麼感覺這位朝廷大學者謙遜過頭了?對你的介紹的未免也太詳細了。”
趙桓淡淡一笑,小丫頭觀察力還挺敏銳。
不過盧維那也沒有多想,畢竟誰也不會覺得街邊認識的一個陌生人就是當朝天子。
她繼續說道:“其實我等留在東京,就是認為東京比大食更加繁華。如果中原汲取了大食人的工商優勢,那勢必將更加富庶文明。”
趙桓也點了點頭,國家層面對阿拉伯人黃金時代的研究,最重要的就是這方面。
只要大宋能用數年將工商業全面發展至阿拉伯人這一水準,那就補齊了最後一塊短板,距離全面近代化就只差一個契機了。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