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章 儲君之爭,帷幕拉開!(四千字)(第1/5頁)
章節報錯
很快。
碣石門刻文便傳到嬴政耳中。
聽到張蒼所著刻文內容,嬴政不由露出了滿意笑容。
他其實對過往刻文撰寫的皇帝之德並不滿意,而且他也一向不喜正面強調皇帝之德,然以前的朝臣都沒有明白其意,因而並沒有把皇帝之德擴充套件到一統天下之前。
這次不同。
張蒼卻是領會到了。
而且將平定六國第一次提為‘德並諸侯’。
這其實是一個很大的轉變。
以前的刻文,雖然也大書特書皇帝之德,但尚不鮮明,其文辭多為‘奮揚武德’、‘皇帝明德’之類,都沒有從總體上將統一天下,開創文明的大功業歸結為‘德’。
而張蒼所提出的‘德並諸侯’,卻是大大彰顯了德功德政。
甚得始皇之心。
嬴政微微額首,隨即是想到了什麼,看向李斯,道:“朕若是沒記錯,這張蒼跟你是師出同門,都曾在荀子門下拜學?”
李斯拱手道:
“回陛下。”
“的確有此事。”
“然臣在荀子門下拜學時,張蒼尚未拜師,等張蒼在夫子門下拜學時,我已來了秦國,開始為陛下效力了,因而臣跟張蒼並無太多交集。”
嬴政點點頭,又道:“朕觀其所著刻文,卻是一位大才之人,又與你師出同門,按理而言,不當如此碌碌無名,因何過往名聲不顯?”
李斯神色微異。
開口道:
“陛下或有所不知。”
“張蒼的確學富五車,但其之所以在朝中名聲不顯,甚至還隱隱有‘惡名’,非是因臣善妒,也非是因臣排擠,實是因其自身原因。”
“哦?說來聽聽。”嬴政來了興趣。
李斯苦笑道:
“臣遵令。”
“張蒼眼下為御史府御史。”
“官職已然不低。”
“但在御史府中管轄之事卻寥寥,這其實是自有原因。”
“張蒼的確算臣的同門師弟,但他當初仕秦其實並非由臣引薦,而是由王綰老丞相引薦的。
“過去其也一直是老丞相王綰之幹員,在老相府掌秦國上計,而在老丞相去職之時,還特意將其舉薦到御史大夫府,想讓其總監天下上計,但最終並未得成。”
“張蒼的才能臣略有了解。”
“若論理財之能、經濟之通,只怕天下無出其右耳!”
“但他之所以官職能升,甚至只能靠老丞相一步步舉薦,主要因其長相緣故,其肥白如瓠,大白臉膛耀人眼目,全身更無絲毫精悍氣象,因而一直為其他官員認為是沉淪奢靡之徒,得此口碑,自然在朝堂寸步難行,縱然是滿腹才具,也只能委身與朝堂瑣事。”
“即便如此,也時常被人擔心會貪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