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青臣道:“下官明白了。”

說完。

周青臣也是緩緩退了出去。

等出了秦落衡住宅,周青臣也是呵呵一笑。

回到博士學宮,周青臣的確再沒有動作,只是跟幾個志在治學的博士埋頭整理經典,對學宮內的事不聞不問,任由那些博士去留,在這種刻意放任之下,博士學宮原本存餘七十一名博士,等這次事件結束時,學宮內僅剩了二十餘名博士。

等周青臣走後,嬴騰終於按耐不住不滿,質疑道:“秦博士,你為何要放任不管?你難道不知這些博士的影響力?一旦他們外逃,勢必會引起恐慌,到時豈非會加劇天下動盪?”

秦落衡抬起頭。

肅然道:

“小子自然明白。”

“但宗正可曾想到一件事。”

“六國貴族早就有了逃亡之心,因而在聽聞陛下染疾之後,立即就有了動作,這其實並不令人意外,但儒家博士,在咸陽時間不短,早已在城中置辦家業,何以也能這麼快逃亡?”

嬴騰一愣,滿眼驚疑道:“你是說,這些儒士早就想逃了?”

秦落衡點了點頭。

說道:

“是的。”

“儒家早就存了逃亡之心。”

“只是借了這次咸陽動盪,將其真正付諸了行動。”

“咸陽此刻動盪不安,朝廷本就騰不出餘力去阻攔,而他們又是早就做好了準備,有心算無心,朝廷顧不過來的。”

“與其如此,不若放手!”

“而且博士都有高爵在身,就算真的攔住,所受的刑罰也不會太重,博士學宮其實已沒有存在的必要,只是朝廷一直沒有找到合理的藉口取締,而今他們的逃亡,卻是主動給了機會。”

“沒了爵位的儒士,跟常人將再無不同。”

“現在不到追究儒家責任的時候,而是要安穩住動盪的局勢,避免動盪進一步擴大,儒家逃亡的確會加劇地方動盪,但朝廷以後對儒家下手,同樣也會是師出有名。”

“這是次雙向抉擇!”

“現在對博士是宜松不宜緊。”

“周青臣此次同樣存了心思,他是在有意的進行試探,若是朝廷處理不當,恐怕他也會趁機逃亡,我讓他對博士學宮不聞不問,聽之任之,反倒會助於博士學宮安定。”

“至少博士的離開會相對平靜不少。”

聞言。

嬴騰不由點了點頭。

隨即眼中也是閃過一抹怒意。

怒喝道:

“這些博士竟皆吃裡扒外之徒,以往陛下及朝堂對他們如何,世人是有口皆碑,而今陛下蒙難,他們不想著為國紓難,反倒在此時落井下石,實為小人行徑。”

“等陛下甦醒過來,我定要奏上一疏!”

秦落衡對此不置可否。

現在大秦已步入到了危險境地,稍不注意,便可能釀成大禍,雖不至分崩離析,但地方恐會長久陷入動盪難安,朝堂現在能做的事很少,只能儘可能穩定中樞,至於其他的,實在難以兼顧。

也沒辦法兼顧。

這也是大秦體制的最大弊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