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零二章 宰相必起於州部,猛將必發於卒伍!(第二更)(第1/3頁)
章節報錯
嬴政漠然道:“你對官制有何看法?”
他饒有興趣的看著秦落衡,對秦落衡提出的想法,眼中充滿了感興趣之色。
秦落衡道:
“朝堂官員,五年一任期。”
“三公九卿之職,每人至多任職兩屆,即十年,除特殊情況,如戰亂,亦或者有要緊之事需延認,不然,都不允破例。”
“此外,設定一定的年齡限制,到齡自動退下。”
“雖然這條規定有些不近人情,但也是必須要定下,人力終究是有窮盡之時,有些朝臣,以往的確很有才能,但年歲上去,體力、精力都會大幅下滑,對政事處理也會越發力不從心。”
“也有部分官員有王佐之才,但因為出身的緣故,窮其一生,才堪堪晉升到朝堂,眼瞅著能位列三公九卿之職,卻因為年齡的限制而只能隱退,這些情況都是會出現的。”
“但規矩就是規矩。”
“朝廷只能給與厚待,但不能隨意變更。”
“唯有如此。”
“朝堂上下有了流動,地方官吏有了切實的晉升空間,再也不用數著位置等時間了,此舉也可大大提高官吏的積極性,不至於讓官吏因為看不到希望,而日漸消極懈怠。”
“此外。”
“宰相必起於州部,猛將必發於卒伍!”
“朝廷的文臣武將,特別是高層的官員和將領,一定要有基層實際工作的經驗,眼下不少功臣子弟已進入到了官場,但他們因為家世的緣故,一開始便直接成了郎官,隨後當了幾年近侍,便直接一步登天,進入到了朝堂任職。”
“他們的能力自然是足夠的。”
“但他們的閱歷以及資歷,其實並不夠,他們以往生活優越,根本就沒了解過底層,他們對底層的瞭解,僅僅是日常坐馬車時,看到窗外的市民模樣,但那並不是真正的底層。”
“治理天下從來都不容易。”
“因為眾口難調。”
“天下人數最多的是黔首,他們是沉默的大多數,他們的需求和想法,以往很難傳遞到朝堂,所以朝堂的官吏,制定的政策,有時難免與社會有脫節。”
“因而若是想身居高位,必須要從基層做起。”
“若是從鄉、裡開始,定然會引起功臣子弟的不滿,因而,大秦的官職應當做明確的等級劃分,裡、鄉、亭一級,縣、道、都官等為一級,郡一級,隨後朝廷佐職一級,而後正職,其次便是三公九卿,逐級有區分,有高低。”
“如此官吏擢升和降職就一目瞭然。”
“功臣子弟以及宗室子弟起步為縣、道、都官一級,其中縣,又以萬戶為區分,都官是直屬咸陽朝廷的機構,裡面都有一定的等級區分,因而很容易對這些子弟進行貴賤親疏劃分。”
“功臣子弟及宗室子弟他們的起步已經高於常人了,若是還不能超過常人,那隻能說明,他們的能力根本就配不上更高的官職,也不足以擔當大任。”
“長吏擔心的宗室子弟叛亂也由此杜絕。”
“因為宗室子弟一旦被外放,就意味著要被直接從宗室出名,除非將地方治理的井井有條,立功獲爵,才能重獲宗室籍,不然連爭奪的資格都沒有。”
“而儲君一旦確立,便會一直待在朝堂,儲君久居朝堂,若是還比不上地方的其他公子,這隻能說明,儲君不合格。”
嬴政眉頭一挑。
點頭道:
“你的想法不錯。”
“但有些不切實際,也沒有可操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