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四十一章 天下良吏!(第1/4頁)
章節報錯
泗水郡。
扶蘇來楚地已近四月。
這段時間,他深耕于田間地頭,致力推行‘使黔首自實田’,不時去鄉里進行暗查,也的確發現了不少勾連,數月來,依法懲治了地方官吏豪強數十人,使民間風氣蕩然一正。
就在扶蘇伏案清點從鄉里豪強收上來的田契地契時,一名小吏在門外開口道:“長公子,咸陽近日傳來一份詔令,令書上面說,八月中旬,將在咸陽舉行一場大治之議,朝廷似有意重啟百家爭鳴。”
“令書的具體內容,下吏已謄抄好,公子要不要過目?”
“大治之議?”扶蘇抬起頭,眼中露出一抹疑色,隨即道:“朝廷何時下發的令書?”
小吏道:
“回長公子。”
“令書上面登記的日期是在半月前,只不過公子當時還在地方鄉里暗查,郡守擔心我等小吏行事不謹慎,會暴露公子身份,因而沒有讓我等將訊息告知給公子,還請公子恕罪。”
扶蘇微微額首,渾不在意道:
“無妨。”
“把令書呈上來吧。”
“諾。”小吏進到殿內,畢恭畢敬的獻上謄抄好的令書。
扶蘇此時注意到,小吏手中還有一份帶封緘的密信,他不由眉頭一皺,問道:“這密信又是何人送來的?”
小吏道:
“下吏不知。”
“據說是咸陽送來的。”
扶蘇眉頭皺的更緊了。
他在來泗水郡前,就有意叮囑過,沒有要事,不要隨意傳信。
一來他不希望自己分心。
二來是擔心會引起父皇不滿。
來楚地推行‘使黔首自實田’,是他好不容易爭取到的,他是想靠自己做出一定成績,但若是跟咸陽官吏傳信頻繁,很容易會讓父皇以為自己缺乏主見。
這是他不願見到的。
但他也清楚。
除非是咸陽真的發生了要事,不然咸陽那邊不會給自己傳信,他沒有急著拆開帶封緘的密信,而是看起了咸陽下發到各郡縣的令書。
看完。
扶蘇眼中浮現一抹異色。
“文明之治?”
“父皇終於意識到用法家治民是行不通的了。”
“天下糜爛已數百年,大亂大治,而今大秦亟需一場大治來安撫久經戰亂的民眾,這場大治之議,來的正是時候。”
“當年稷下學宮的大議,造就了諸子百家的盛世,因而也促成了諸子百家思想的完善和興盛,若是這次大議能夠成功,必然會讓諸子思想反哺大秦,讓大秦得以擺脫當前困局。”
“父皇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