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四十章 彼竊鉤者誅,竊國者為諸侯!(第1/4頁)
章節報錯
韓地,潁川。
一條潺潺流淌的小溪旁,一箇中年男子長身而立,手中拿著僕從送來的信函,他初略的看了幾眼,眼中閃過一抹凝色。
良久。
才開口道:
“秦廷意欲整合天下之心,看來還是沒有半分衰減。”
“聚天下士子於咸陽,議天人之際,古今之變,禮法,王霸,義利等話題,再現百家爭鳴之盛況。”
“不過秦所開博士學宮,跟田齊所開稷下學宮並無不同。”
“齊康公十九年,田和立為齊侯,田齊政權得以建立,但卻是因篡弒而來,田齊害怕落下這個惡名,因而一直不忘為‘田氏代齊’的合理性製造輿論。”
“因而齊威王建立了稷下學宮。”
“齊威、宣王之時,聚天下賢士於稷下,尊寵之,若鄒衍、田駢、淳于髡(kun)之屬甚眾,號曰列大夫,皆世所稱,鹹作書刺世。”
“不過因稷下學宮的創立,加上田齊尊寵天下士子,那時天下士子的確很少批評田齊,但田午弒其君田剡(shan)及孺子喜而自立之事卻是實打實的。”
“故而有了莊子的辛辣評論。”
“彼竊鉤者誅,竊國者為諸侯,諸侯之門而仁義存焉!”
“嬴政當年開博士學宮,也是想生搬硬套,借田齊之舉來洗脫自己的暴秦之名,可惜天下士子並不為所動,故而博士學宮之路,其實是失敗了。”
“入秦、仕秦者寥寥。”
“眼下嬴政又故技重施,卻是跟齊威王之舉有何不同呢?”
“不過當年田和成為齊國君主,周王朝及其封國都對此表示過承認,而且齊國當時依舊興盛。”
“故而才沒被天下士人大說特說。”
“秦不同。”
“天下士人竟皆輕秦。”
“秦本就不得人心,想借此舉來挽回士心,根本就無濟於事,此事只會淪為天下笑柄。”
張良負手而立。
他對信函所寫之事,並不以為然。
隨即。
他似乎想到了什麼。
平靜的眼神中,泛起了一絲波瀾。
他把信函又仔細看了一遍,眼中露出了一抹凝重。
搖頭道:
“不對,少了國事!”
“嬴政並沒改變主意,他也沒想改變天下士子之心,他依舊堅信自己的選擇是對的,他還想繼續革新天下。”
“這次士子相聚,議的是‘文明立治’!”
“他把天下之治,一分為二。”
“當年稷下學宮,天下學者齊聚稷下,各著書言治亂之事,以幹其主。”
“秦聚天下學者於咸陽,議的雖同樣是治亂之事,卻是變更了主題,從原本的治國之道,便為了治民之道!”
張良眉宇緊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