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一章:技術專利保護(第2/2頁)
章節報錯
陳嘉鼎笑著說道:“不過要是造大一點,那倒是還有點用,大王若是喜歡,臣馬上命人赴京,給陛下造一臺大的,這樣到夏天的時候,在這轉動扇前擺放幾個冰鑑,就可以讓整間宮殿如初春般涼爽,那時還得多穿兩件衣服小心著涼呢。”
中看不中用?
陳嘉鼎說的輕巧,陳雲甫卻是嚴肅起來,不過並沒有當場說什麼,只是勉勵了幾句發明這個轉動扇的工匠。
“做的不錯,沿著這個方向繼續努力,爭取將這種理論用作在其他方面上。”
在陳嘉鼎的陪同下,陳雲甫逛遍了整個廣博會,見識到了很多新鮮的物件,很是感慨。
資本逐利的天性是工業發展的助推器,這話一點不假。
“這些新奇物件,能賣不少錢吧。”
陳嘉鼎苦笑一聲:“剛問世的時候還行,但要不了幾個月,市面上就會有大量仿製品誕生,幾家競相降價,利潤也就壓縮的越來越低。”
內卷這東西自古有之,古人內捲起來同樣是一把好手,市場就那麼大,憑什麼錢都讓你們四大家賺,小商賈和小作坊才不鳥陳家等市場巨頭呢。
你賣一百文,我就賣七十文。
再不行攔腰對半砍,看誰吃不住勁。
陳雲甫擰著眉關點頭,心裡卻是在猶豫著。
要不要進行專利保護?
專利保護的積極性不言而喻,尊重智慧財產權和保護學術理論是人類進步的必要條件,不過正如那句話,凡事有利有弊,專利保護所帶來的就是技術壟斷和頭部集中。
廣州四大家如今在國家政策的扶持下,已經發展到了一個幾乎富可敵國的地步,四家所擁有的作坊幾乎佔據整個廣東的八成,而且四大家擁有的匠戶和知識類書籍也是最多的。
出臺專利保護,四大家就可以更加瘋狂的攫取財富,並且勢必壟斷頭部技術。
換言之,四大家會不會因此而故步自封,從此不思進取,只躺在一個極為舒適的環境中坐享其成是誰也說不準的事。
內卷不是擺爛,中國式內卷的特點是鉚足了勁比著進步,比著刻苦用工,你工作四個時辰我就工作五個時辰。
你學習到傍晚,我就能鑿壁偷光或者頭懸樑錐刺骨的學習整個通宵。
我可以不吃飯不睡覺的學習工作,為的就是要高人一頭,這就是中國式內卷。
眼下大明沒有專利權保護法案,四大家也不敢懈怠,故而每天都在推陳出新,用金錢鼓勵和刺激工匠業進行快速發展,這是一件好事。
但同樣的弊處也很明顯,地方小作坊不思研發進取,只等著四大家的作坊研發出新產品後就直接拿來剽竊,這樣的話也是一種消極表現。
陳雲甫糾結了。
這條政策制定與否,他甚至沒法進行調研。
因為四大家肯定是支援專利保護的,而小作坊就必然反對,兩方的屁股坐在對立面的立場上,自然各說各的理。
帶著這件心事,陳雲甫離開了廣博會,同楊士奇和胡嗣宗二人說起自己的想法,問詢二人。
“你們倆說說看,技術專利保護有沒有必要。”
兩人彼此對視,都苦笑起來。
這種事誰懂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