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邊大營。”

一路上風馳電掣抵達鴨綠江邊,常茂高坐馬上,打懷裡取出一木筒,正是當初陳雲甫從廣州中夷商號買下的那個望遠鏡。

常茂舉起來放到眼前,這般舉措讓王弼看的好奇不已。

“此物為何?”

“望遠鏡。”

隨口應上一句,常茂繼續自己的觀瞧,果見百丈寬的江對岸,錯落有致的撒下數座塢堡。

勒動絲韁,常茂開始沿著鴨綠江岸馳騁,沒行一里便會停下繼續觀察,如此整整一日,常茂來回馳騁六七十里,將江對岸李芳遠軍所建塢堡的情況看了一個大概。

這眉頭便緊皺起來。

很棘手。

“李芳遠不僅準備了連弩機,也同樣準備了投石機,這是準備半渡擊之,讓咱們的兒郎下海餵魚啊。”

心裡有了數,常茂便謂道:“連弩機還好對付,通知俞以豐,請其組織人手工匠,連日打造櫓盾,外包鐵皮,利於船頭之上便可以抵禦連弩機,但這投石車一砸,頃刻間船毀人亡啊。”

“是啊。”

常茂負手在帳中來回踱步,目光不經意間掃過帳外大纛,看看獵獵吹動的軍旗,突然說道。

“風。”

“風?”

“現在此地刮的是東南風,我軍南渡鴨綠江,天時上不佔優勢。”

常茂大步走出營帳,抬頭望天:“若是刮西北風,則我軍便可順風向而南渡,乘風破浪,速度上可以快三成。”

“時下三月末,此地四月中旬入雨季,雨季後會吹幾天北風。”

王弼言道,他久在遼東,自然知此處天象,不過還是蹙眉:“就算北風起,我軍行船速度加快,但這也給了對面李芳遠更多的準備時間,他可以趕製更多的投石機佈於軍中,彼時石如雨下,舟船難逃傾覆之危。”

本以為常茂會憂心,熟料其自信一笑。

“連環船!”

王弼頓時瞪大了眼,腦子裡頓時蹦出赤壁水戰和鄱陽湖水戰。

前者是周瑜火燒赤壁大敗曹操,後者是太祖火燒鄱陽湖大敗陳友諒。

這兩個敗方,可都是敗在連環船上。

“常帥,萬一彼時天象有變,風起東南,李芳遠行火攻,我軍。我軍可就要全軍覆沒了啊。”

“鴨綠江不是長江、更不是鄱陽湖。”

常茂一指鴨綠江的方向:“鴨綠江才多寬,我軍待北風起時揚帆南渡,不消片刻便順風抵達對岸。

本帥就不信,風起須臾間就能從北風變成東南風。”

當年曹操自赤壁口南渡長江,江面足有五里寬,連鎖船本就緩慢,加上曹操為求北方軍習慣水戰,打造的更全是大船以平臺相接形如陸地,如此行船便需要近一個時辰才能渡過長江。

兩個小時,天象偶有變化那也是天不助曹。

而鄱陽湖更不用說,朱元璋和陳友諒打仗的地方足有幾十裡寬,一場水戰前後打了幾十天,天象有變更屬正常。

“戰者,因地而制宜,我軍自此南渡,行的皆是小船,江面寬處不足一里,多段僅百丈,順風下,不用半刻鐘便抵至對岸,半刻鐘若是都能變天象,那真是天亡我常茂。”

常茂大手一揮:“此事便這麼定了,立刻通知俞經略,請其督造櫓盾、打造鐵環,本帥要來一次鐵索連船,渡江南下!”

將數百艘舟船連在一起,外立堅固櫓盾,縱是被巨石砸到,也不會船翻人亡。

浩浩蕩蕩以無可匹敵之勢,壓過江去!

常茂是主帥,王弼也不好多勸,當下一抱拳也就應了下來。

只是離營之時抬頭望天。

待到那日,這天象,可千萬不能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