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爺,咱們輸了。”

“是啊,咱們輸了。”

姚廣孝的臉上沒有絲毫懼怕,甚至帶著一絲輕鬆:“貧僧可能會被凌遲。”

朱棣哈哈一笑:“孤好歹是太祖的兒子,總會留一份體面,應該不會受這種罪,不過先生既然知道會受凌遲, 緣何不自盡呢?”

“貧僧想解惑。”

“孤也想。”

“那就去陳雲甫那吧,等他解惑。”

“甚好。”

建文二年十二月二十日,已經攻到金陵城外的朱棣率軍投降,晉王朱棡在軍中自盡,以求陳雲甫不害其家眷後人。

同日,廬州的姜塘、熊璟二人發動兵變, 活捉楚王朱楨。

至此, 聲勢浩大的所謂靖難之役在短短兩個月內, 如兒戲般興起復亡。

這一仗沒有對大明這個國家造成太多損失,滿打滿算,不過是折了三萬多京營精銳,這是最忠實的保皇黨,被李景隆付之一炬。

還有就是被朱棣在徐州一把火燒掉的六七百萬石糧食。

大明,承受的起。

一個國家,承受的起這種痛。

朱棣和姚廣孝被捆縛進了金陵,沒有第一時間去皇宮,陳雲甫在自己家中為兩人備了一堂宴。

“本輔與燕王第一次見面的時候,本輔是個剛剛入仕的小和尚,燕王是高高在上的親王。”

“第二次正式見面的時候,本輔隨太宗去北平,那時候, 本輔是通政使。”

“第三次正式見面的時候, 本輔是都察院左都御史,去往遼東辦案順便視察遼東政務。”

“今日, 算是第四次正式見面。”

朱棣低笑幾聲, 而後抬起頭望向陳雲甫道:“是啊,孤到現在還能記得當年太師在北平城的風采,當時太師說了一句話孤記憶猶新。

本輔就站在你面前,你看本輔幾分像從前,不得了啊,才十五年,太師就從天界寺一小和尚,搖身一變成了大明朝如今事實上唯一的主宰了。”

“父皇才駕崩不過一年,誰能想到,太師就有了謀朝篡位的實力。”

陳雲甫連連擺手:“謀什麼朝,篡什麼位,打來打去,不還就是為了一個皇帝的位子嗎,本輔不在乎那張龍椅,本輔要的,不是一個皇帝能給的了的。”

朱棣哈哈一笑,反唇相譏:“怎麼著,太師還打算一輩子做周公了。”

“本輔永遠是大明的太師。”陳雲甫並沒有刻意加重語氣,而是平鋪直述的說道:“同樣,也會是新世的王!”

“新世?”

“本輔今年虛歲才三十一,怎麼也還能活個四五十年吧, 四五十年, 夠本輔開闢一個新世界出來了。

本輔既然能用十五年從一個孩子變成太師,兩到三個十五年開闢一個新世界,很困難嗎?”

成大事者三個要素,滿腔壯志的信心、堅定不移的決心、矢志不渝的恆心!

而陳雲甫,恰恰都具備,且一直如此。

望著霸氣外露的陳雲甫,姚廣孝搭了一句話。

“太師若是不說一個孩子,貧僧都快忘了,話說太師這些年,是怎麼走到今天的,所謂朝聞道夕死可矣,若是太師願為貧僧解惑,縱是千刀萬剮,貧僧也無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