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義保帶著一眾土司首領兵變奪權,當場誅殺了彭添保和其子彭啟,藉著這混亂功夫,迅速召集族人掌控永順府,封鎖全城,可是姜塘和彭之其卻逃的不知所蹤。

跑哪去了?

很快彭義保就知道了。

城外的軍營!

彭之其、姜塘兩人帶著兩萬大軍直接開始進攻永順城。

這一下,彭義保徹底麻爪。

他和一眾土司首領謀劃起事,假借朝廷聖旨賜禮誆殺了彭添保,可卻硬是漏掉了彭之其和姜塘二人,如今自己一眾人聯合起來,在城中也不過五千軍,哪裡能守得住。

“快派人出城,求朝廷發兵來救!”

此時此刻,彭義保能指望的,只剩下准許自己兵變奪權的張紞。

那朝廷會發兵來救嗎?

當然會發兵,至於救不救,那就看張紞或者說陳雲甫了。

就在距離永順城一百里左右,湖廣都司五萬大軍連著朱楨這位楚王的楚王衛三千人,此刻皆雲集於此。

大明朝的藩王都有親衛軍,也有地方的軍事指揮權,比如說原秦王朱樉,就可以指揮動陝甘都司,朱棣可以指揮動北平都司。

朱楨自然也可以指揮動湖廣都司。

但那是在戰時。

非戰爭時期,這些個藩王是指揮不動地方都司的,他們唯一能指揮的,就是各自的親衛。

比如朱棣的燕王衛,被朱棣取名燕山衛,指揮使朱亮就是朱棣早年的親兵。

每個藩王的親衛軍都是三千人。

另外各省都司的都指揮使,統一也都是朝廷指派任命,藩王也沒權力干預,因此,歷史上朱允炆奪權削藩,一眾藩王只能束手就擒,即使是朱棣起兵靖難靠的也不過是自己的燕山衛寥寥三千人。

他是硬生生靠著三千人控制住北平城,而後聯絡到寧王朱權,哄騙了後者手裡的軍隊和朵顏三衛,加上自己在軍中的宿望,折服北平都司和他一道造反。

這才拉起一支十萬人的隊伍。

李景隆前前後後動用了八十幾萬大軍,沒剿滅叛亂,於是因此‘功’被朱棣封為永樂朝的太子太師。

此刻自然不是戰時,朱楨也無權調動湖廣都司,如今點兵來此的是張紞這位經略使。

朱楨帶著自己的楚王衛來,純粹是應張紞的請求。

“下官不通軍務,行伍之事,自然還得殿下來指揮。”

朱楨一身戎裝點頭應了下來:“孤與經略使同朝為臣,這次督撫永順之事又有了少師的批覆,自當鼎力協作。”

“眼下,時局的發展已經完全是在少師的預料之內,他們已經開始內鬥,大打出手了,讓他們打吧,打到兩敗俱傷,打到鮮血流盡,就該是朝廷出面,戡亂反正的時候了。”

朱楨點了點頭,復問道:“少師可曾說,此番亂後,永順如何處置嗎。”

“看他們能打到哪一步。”

張紞望著永順的方向出神:“如果打到玉石俱焚,那就由朝廷出面直接接管永順,撫民安境,如果說彭義保不爭氣的話,還沒等咱們到就丟了城送了命,那就算他命不好,咱們除掉彭之其,讓姜塘先幹著。”

“姜塘一個外人,讓他領永順,永順那還不亂套反天,實打實的永無寧日咯。”

朱楨聽明白了陳雲甫的打算,哈哈一笑後催促道:“那咱們快些趕過去吧,萬一那彭義保城破被殺,那可不好。”

熟料張紞搖了搖頭,言道:“去是一定要去,但又不能去的太快,萬一咱們到了之後,那彭義保還有餘力的話,咱們是調停還是不調停?”

這一下可把朱楨給整迷糊了,這又是個什麼意思。

“咱們手上,是絕對不能沾永順人的血,不然的話,那裡跟咱們的仇可就結大了。”

張紞解釋道:“朝廷一旦到,就必須要調停止戰,因此,去的早了,不行,過早的止戰對朝廷無利,去的晚了,也不行,咱們就這麼吊著,慢慢趕過去,給彭義保一點希望,讓他多堅持幾天,爭取將彭之其、姜塘兩人的元氣耗乾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