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五章:永順內亂(第1/2頁)
章節報錯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
廣東的事暫且不提,且說此刻的永順,出了一件大事。
張紞自刑部尚書位置上調任湖廣、貴州經略使,行轅落在了長沙城,堪堪上任沒多久,勉強算是熟悉了兩省土司的具體情況後,一紙密信就送到了張紞的手上。
彭義保要造反了。
造反,造誰的反?
造他大哥,原永順土司大首領,如今永順知府彭添保的反。
事,還要從當年陳雲甫定下二桃分永順的計策開始說起。
那一年,陳雲甫代表朝廷,准許永順實現完全自治,變永順土司為永順自治府,隨後朱元璋實封彭添保永順侯,確定下來彭添保在永順擁有世襲罔替權力的法理正統,並給了彭添保兩個世伯的名額。
這兩個名額經過彭添保的再三思慮後,給了自己的小兒子彭啟和湖廣洞蠻族首領姜塘。
同時,彭添保還任命自己的大兒子彭之其為永順同知,弟弟彭義保為永順都司指揮使。
完全實現了將永順府變成自己彭家一家之天下。
局面到這一步,按說彭家人算是分走了永順這塊政治蛋糕最大的紅利,彭義保也沒道理繼續去鬧,可彭添保隨後的騷操作可就讓彭義保坐不住了。
在將永順變成自己一家的私屬領地之後,彭添保可謂是品嚐到了什麼叫做絕對權力。
之前的永順土司, 政權結構類似於集體領導制度,彭家作為永順土司中勢力最大的一支, 千百年來都是名義上的大首領, 但享有的權力不過是整合各族, 如今永順土司改制,朝廷又給到彭家法理上的正統地位, 永順的政權結構就從集體領導變成了彭添保一人獨裁。
那些曾經和他平起平坐的各族首領一下變成了他私人領地中的私屬臣民。
能有幾個服氣的?
為了平衡,彭添保選擇拉攏姜塘這個外人來做自己的臂助,因此保薦姜塘一個伯爵, 於是姜塘就帶著自己的氏族成為了彭添保的爪牙,與彭添保一道壓制其他土司。
在這一點的處理上,彭添保還算是有點智商。
壓制住其他的土司後,彭添保開始安然享受著權力這味毒藥帶來的致命快感。
他將原先屬於各族共有的首領府改成了自己一個人的知府官衙, 修造的像行宮一樣,廣納姬妾。
越是沉淪,彭添保越是對權力愛不釋手,他越發明白,權力, 只有掌握自己手裡才是最踏實、最安全的。
而權力,只能依靠刀槍。
那麼,作為永順都司指揮使, 掌握著兵權的弟弟彭義保,就讓彭添保開始擔心起來。
萬一彭義保兵變奪權怎麼辦?
有了這層擔心和猜疑之後,彭添保開始了自己的動作,他一邊藉著整合練兵的機會,一邊將各土司氏族中的精壯健兒集結起來, 獨立於永順都司之外,以城防戍衛的名義接管整個永順的防務。
同時,將自己的心腹充入這支新軍中, 牢牢控制住兵權。
再一次次的擴大、整合的過程中, 原屬永順都司的兵越來越少, 而這個新的所謂的城防府軍卻是越來越多。
覺得一切都已盡在掌握的彭添保,最終圖窮匕見。
他將彭義保這個永順都司指揮使同自己的大兒子彭之其調了一個位置。
彭義保從掌握軍權的指揮使成了永順府的同知, 完全成了一個透明人。
將所有潛在威脅抹除掉的彭添保終於可以踏實下來, 徹底的放開自己。
而彭義保呢?
自己的大哥窮奢極欲, 自己的侄子將來封侯封伯, 而自己卻成了一個泥胎菩薩, 風雨飄搖自身難保。
好好的肩膀齊做兄弟,結果一扭頭,自己連見到侄子都得彎腰貼耳,唯恐一個不慎為自己招來殺身之禍。
仇恨、不服、憤怒這些負面情緒開始充斥彭義保的心。
他不願意再這麼坐以待斃下去了!
於是,彭義保暗中聯絡起和他一樣,早已對彭添保不滿的原永順土司各部族首領,圖謀兵變!
而給張紞的密信,就是彭義保自己親自寫的!
“兵變奪權,且不說能不能成功,即使成功,沒有朝廷的承認,奪權之後恐怕也會遭受到朝廷的討伐,畢竟,彭添保是朝廷承認的永順侯啊。”
這句勸言讓彭義保認清了現實,他知道如果沒有朝廷的支援,自己想要奪權的行動永遠不可能成功,於是他向張紞這位新到任的經略使密信一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