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軍府這些年到底貪墨了多少軍費,張溫又能知道多少, 他知道的,只是一鱗半爪、冰山一角,依著老朱那種掀桌子的脾氣,估計五軍府就該從頭殺到尾了。

將軍和文官不一樣。

文官殺絕了,十幾年就能夠補充回來,但培養一個優秀的將軍,卻需要戰爭的洗禮。

大明朝現在無仗打,怎麼培養。

隨便挑一個看著順眼的小兵說,朕覺得你不錯,你來當大元帥吧。

這不純純賭國運。

“以前軍費交給五軍府,是父皇擔心兵部的官員貪墨,結果呢,五軍府也貪墨,那到底該交給哪個職權衙門,才會避免貪墨的行為出現呢?”

朱標發出了靈魂一問,可隨後自己又給出了一個準確的答覆。

“交給受監管且有完善監管機制的衙門,既然不能在五軍府設立都察院,那就還給兵部,起碼兵部還有給事中,朝廷還有都察院,你上次說,讓都察院具有獨立案件的獨立偵辦權,朕覺得很不錯,可以嘗試一番,你打算怎麼搞?”

“給都察院獨立偵辦權,但同時也要給這個權力打一個籠子。”陳雲甫思考著說道:“臣之前提過,都察院決不能做黨爭的劍,因此,都察院做的事,應該脫離朝堂政治不被人利用,那麼他的這個偵辦就要有範圍, 查什麼不查什麼, 必須明確。

都察院的職責是接收彈劾的奏疏,彈劾的內容呢又有很多,分門別類。

諸如官員私德有虧、貪汙受賄、行為不端、擅權枉法,這些都是可以彈劾的地方,可都察院如果有權力將這些方面全查一遍,那都察院的權力就太大了,誰掌握都察院,誰就相當於拿刀架在全國官員的脖子上,沒病都能給你整出病來。

因此臣想的是,都察院只負責查官員是否存在貪汙受賄就可以了,同時,還要有個前提,所有彈劾的奏疏一律要有實際署名,取消風言奏劾。

太上皇當年允許科道言官風言奏事,許下彈劾無罪,致使朝堂裡外風言四起,你說我有罪,我說他有罪,沒病都給你整出一身的汙點出來。

如此一來,朝堂之上天天打口水仗。

既然要給都察院獨立偵辦權,那就不能再允許風言奏劾,更要取消言官無罪,要彈劾,必須實名彈劾,要說清楚你彈劾的人,什麼時候在什麼地方貪汙受賄,貪汙貪的哪筆錢、受賄又是受的誰的賄,都察院這才能去查。

諸如什麼我懷疑、我以為、我覺得這樣的彈劾,一律不接,都察院只查有頭有名的案子,這樣,就不會淪為某些有心人的黨爭武器,即使臣身為內閣首輔,也無權讓都察院想查誰就查誰,查,則有因,因則有實。

如果找不出彈劾的奏本,都察院就敢私自去查一名官員,那麼,責任就歸咎到都察院頭上。”

朱標最滿意陳雲甫的地方就在於此,公!

這是真正的一心為公。

朱元璋防著陳雲甫而不捨得殺,現在朱標做皇帝,天然就會對大臣有一絲防範,卻仍舊給了陳雲甫作為一個外臣史無前例的權力,原因就因為這一點。

公心是能看見的。

“你那算給這個新設立的衙門取個什麼名字。”

“既然隸屬都察院,那編制上,自然要和六部下轄的各司平級,職權範圍又是反貪汙受賄,可以叫反貪司或者反貪局,不行,廉政司也可以,廉潔淨化政務的意思。”

三個備選,朱標想了一陣後,選了第二個。

“就叫反貪局吧,一目瞭然,反貪是職權,局者,限制也,反貪只反貪,不能將職權私自延伸。”

這可跟陳雲甫一點關係都沒有了。

再者說,很多官制本身也就是古代延續下來的。

部、司、局、科這幾個級別的機構明朝都有。

因此叫反貪局並不突兀。

總之,有了朱標的點頭,都察院反貪局,這就算是掛牌成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