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到了河南,那麼有一個地方陳雲甫是要去的。

洛陽府汝陽縣羅家莊。

成耀不明白陳雲甫為什麼要單獨來這麼一個地方,於是他私下裡一邊翻閱河南省志,一邊又不忘去問作為陳雲甫秘書隨行而來,走哪都拎著個小盒子的楊士奇。

後者倒是痛快,將當年的事說了出來。

羅家莊當年的事楊士奇自然是沒有參與的,不過想做好一個秘書,領導的功課都背不好,那還做個屁啊。

通政使司裡有當年羅三虎等人作亂的留檔,自然也會註明此案由時任通政使的陳雲甫擔任欽差大臣督辦,楊士奇只要稍微注點意,自然全部諳熟於心。

有了楊士奇的提點,成耀這邊加上河南省志的補充,做起功課來自然也就方便許多,不用擔心萬一陳雲甫話起當年,他這邊無言以對。

站在羅家莊外,遙看著遠遠的裊裊炊煙,陳雲甫跺了跺腳下的土地,問話道。

“世東知道本輔為什麼要來這嗎。”

“下官,略有耳聞。”成耀字斟句酌,謹慎言道:“當年就是在這裡,羅家莊有一個叫羅三虎的漢子,因為不滿朝廷強行攤徵徭役的行為,聚眾相抗,當時案子鬧得很大,這夥人甚至衝擊了縣衙。”

“是啊。”陳雲甫重重一嘆:“能不大嗎,殺了官差、私放官糧,說實話,本輔當初剛聽到這個訊息的時候,還以為是下面的人誆騙呢。”

“事呢,是過去了不假,但咱們不能不吸取教訓。”

陳雲甫負手在這林間小道內走著,路雖然不平,還有些硌腳,可一大群官員還是任勞任怨的陪著,生怕晚差了一步。

“羅三虎等人的案子給了我們一個什麼警示呢,那就是我們為官施政不能粗暴,更不能為了應付交差就搞強行攤派,不管不顧百姓們的實際民生,這樣的話,就很容易激化和造成巨大的矛盾衝突。”

成耀聽的連連點頭:“少師說的極是,下官等人平素裡確實在這點上過於懶散,在執行陛下和內閣的決策過程中急於求成,羅三虎一案的教訓,下官一定深刻反省,並且會要求全省的官員和下官等人一道學習,絕不會讓此類事件再次發生。”

“光表態是沒有用的,要實幹不要口號。”陳雲甫切實道:“我們為何要強調杜絕此類事件,須知一夫在囚、舉室廢業。

法不可輕枉,枉則毀一戶百姓數條人命。

更不得濫權,一夫被迫、舉室皇擾。其可氾濫而毀他鄰乎?”

成耀聽的認真,頻頻點頭接話言道:“少師說的,是《西山政訓》中的教誨,此文,下官亦曾有幸拜讀,深以為然。”

聽到成耀也曾讀過《西山政訓》,陳雲甫很是欣慰的頷首:“汝既然也知《西山政訓》,想必也知道何謂為官四勉、何謂去民十害。”

這是要考校自己了啊。

成耀連忙端肅神情,字字清晰對答如流。

“為官四勉,首要自當律己以廉,有道是萬分廉潔僅為小善,貪汙受賄便為大惡,如蒙不潔,縱有萬美不可自贖,故為四勉之首,廉潔是為官之本。

二勉者,撫民以仁,為官施政當體會天地生萬物之心,永葆赤誠,不可殘苛不可忿疾,此為以仁化民。

三勉者,存心以公,有道是公生明,為官不公,是非易混,欲事而為,不可得理。

四勉者,處事以勤,為官不勤下必生弊,懶政多疵民多生害,不可不謹慎之。

少師,上則為四勉。”

陳雲甫此刻非常滿意,心中卻又沒來由的升起一陣難言的感慨。

連老祖宗幾千年來都能總結出的為官道理,可無論到什麼時候,都有很多的官員做不到。

他們不知道嗎?

誰都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