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陳雲甫趕到內閣的時候,正巧壓上了預算申報的尾巴,中央各衙門都提出了自己的新年預算。

這裡面佔去大頭的不再是工部,而是吏部,足足高達一百二十萬兩。

換言之,朝廷若是現銀不夠的話,那就要用將近四百萬石糧食。

“吏部今年的預算怎麼那麼高?”

無縫切換,之前在謹身殿還翩翩少年風範的陳雲甫此刻眉頭一皺,那身為內閣首輔的氣勢頓時蓋壓全場,吏部尚書田士恭硬著頭皮彙報道。

“吏部的經費,主要開支還是在今年是三年一度的察官,吏部要加派極多的人手派駐到各省、府,吃住花銷的經費自然少不了。

前幾年花的少,是因為朝廷已經沒官了,這幾年間陸陸續續的又補充齊整,俸祿的開支也是一筆大頭。”

陳雲甫聽明白了,就是官俸和三公經費撞在了一起。

當然,明朝的三公經費指的是公務出行、公務招待甚至是公務送禮。

削減三公經費的事只在陳雲甫腦子裡轉了一圈就被摒棄掉。

一個是陳雲甫不願意也不會突然起意就在嚴肅的內閣辦公會上臨時加碼,既不合規矩也太輕浮,二一個,三公經費現在還不能削,起碼現在不能。

要讓馬兒跑,總得給馬兒吃草。

“該核的數都核完了吧。”

陳雲甫問了一句,胡嗣宗就馬上將記下來的各衙門預算申報記錄送到其面前審閱。

總預算:九百四十八萬兩。

大概佔到了今年國庫歲入的四成,這還沒包括軍費。

大明初期的軍費開支全數是由糧食折抵,輔以一些寶鈔和絹布,看似不花一文錢,實際可是不少。

國庫年年的大頭開支都在這軍費上。

“少師,您看有沒有什麼意見?”

邵質見陳雲甫遲遲不說話,便出聲喚了一句,陳雲甫抬起頭。

“本輔沒意見,諸位可有意見?”

見無人發聲,陳雲甫便點頭道:“那好,咱們表決。”

這一次,除了徐輝祖這個千年不變的棄權之外,在場十七人全票透過這份永樂元年的朝廷財政支出預算。

“好,下一個議項,中直各衙門的人事任命。”

陳雲甫手裡捏著筆,掃了一圈道:“各部尚書頭上的試字可以拿掉了。”

在場眾人臉上都露出了笑容。

以前沒有內閣的時候,做試尚書也就是個流程,一般三個月或半年的時間,吏部就會正式下公文正職。

現在呢有了內閣,涉及六部堂官的主要任命,自然是由內閣下公文明確。

“另外呢,齊閣老是內閣次輔,分管的部門也多,本輔認為,兵部就不要讓齊閣老親自兼任尚書了,左侍郎張忠完全可以接任。”

這話一出,第一個傻眼的就是齊德。

這算是個什麼意思,當著自己的面挖牆角嗎。

扭頭一看,那張忠果然是激動的不得了。

“少師,這...”

陳雲甫甚至沒有在這件事上給齊德發表意見的機會,直接進入到表決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