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八章:政見不合、拔刀相向(第1/2頁)
章節報錯
“一拜天地。”
“二拜高堂。”
“夫妻對拜。”
儀程按部就班的進行著,沾了朱元璋在場的光,現場沒有一個敢起鬨的。
再者說,現在還有誰敢鬧陳雲甫的洞房?
雖然沒人打擾,陳雲甫也不可能大中午就急火火的真跑去洞房,老朱都還在這呢,他得敬酒。
“臣替賤內,感謝陛下蒞臨之恩。”
“朕喝杯喜酒便走。”
朱元璋樂呵呵的舉杯飲下,而後真個就起身離開:“朕在這裡,你們都喝不痛快,藍玉啊。”
“臣在。”
“朕今天交給你一個任務,把咱的吳中侯灌趴下。”
藍玉大聲和道:“請陛下放心,臣一定不負君命。”
“臣等恭送陛下。”
在一片相送聲中,朱元璋離開,婚宴的氣氛也隨著他這一走頓時輕鬆起來。
“來來來,吳中侯飲酒。”
藍玉提起杯子就找到陳雲甫,大聲嚷道:“君命在身,吳中侯可不許說是俺老藍灌你新郎官酒啊。”
後者只能苦笑,仰脖一飲而盡。
有藍玉開了這麼個壞頭,後面哪還能有好?
走馬燈般的敬酒之人是一個接著一個。
當然話說回來,朱元璋說是要把陳雲甫灌醉,哪也不過一句玩笑話而已,誰能真個把陳雲甫喝的酩酊大醉?
陳雲甫的身份註定他今日成親,不只是簡單的呼朋喚友喝喝酒吹吹牛。
宴席一結束,夠身份的人便不約而同的留了下來。
朱標、藍玉、李景隆、邵質、俞綸、詹徽等一大群軍政高階官員。
而這些人加上陳雲甫便是此時此刻的大明東宮黨。
“就遼東成立都司的事情,父皇已經批覆兵部,不過眼下就遼東的政務是否劃歸山東管轄,朝堂還沒有決意,諸位有什麼看法。”
隨著納哈出的投降,諾大的一個遼東(東北三省加上外興安嶺)重新迴歸祖國懷抱,可這麼大一次疆域擴張所帶來的問題也不少。
最緊要的問題當然是當前時空所有人都關注的核心一點,民族成分。
遼東自唐末後淪落異族迄今達五百餘年,這片土地上生活的百姓已是漢胡難分,因此朱元璋批覆兵部的第一要務就是成立遼東都司,遷民實遼。
而在此之前,遼東暫不設布政使司,遼東在行政權屬上劃歸山東暫管。
如此,山東相當於有了四司衙門。
即山東布政使司、山東按察使司、山東都司和遼東都司。
朱元璋之所以這麼做,其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漢胡混居、難以甄別,不可粗暴、恐礙國策。”
這裡朱元璋提及的國策,便是洪武二年定下的對待蒙古政策。
除戰爭外,大明不會屠殺任何願意投降的蒙古族民及降卒。
不僅不會殺,而且朱元璋對每一位投降的蒙古高階軍政官員一律厚待。
比如剛剛投降的納哈出便被敕封為海西侯。
之所以如此,還是那句‘瘦死的駱駝比馬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