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朕的腦子有點亂(第1/4頁)
章節報錯
翌日一早,陳雲甫並沒有急著去東閣找朱標繼續說廢徭役的事,他還沒那麼閒。
河南那邊謝亨衢、欒可法兩人都沒到案,錦衣衛已經派人去拿了。
雖然說兩人這事辦的一塌糊塗,不過到底給國朝湊足了民丁,北伐該開始了!
“第一批糧食和民丁都已經抵達北平通州,剩下的陸續也在北上。”
站在武英殿的巨大沙盤旁,陳雲甫手裡拿著本子,一五一十向宋國公馮勝通傳著相關情況:“軍器局負責的兵仗、弓弩、箭矢等物也已陸續送抵北平,燕王殿下也送來了本,此刻北平兵器、糧草、輜重、士卒已盡數籌備得當,只等宋國公一到,就可開拔。”
說及這北伐的事,陳雲甫心裡也不由的一陣驚歎。
驚歎什麼呢,驚歎此刻大明的國力恐怖!
後世僅以史考,大明國力的最巔峰是明初,也就是洪武、永樂二朝,後面所有子孫其實都是在走下坡路。
別看到了萬曆朝,大明人口破億,但那不頂用。
就說這次北伐,陳雲甫身為大明此刻的大管家,對國力最是有直觀感受。
你以為北伐最讓中央頭疼的是調兵嗎?
不是,是調人,也就是攤派民夫。
無論是錢糧還是兵器,戶部和兵器局這邊等到民夫備足,那邊連三天都沒用就從各大府庫、武庫調了足數會同民夫一道北上。
至於調兵,京營一個兵都沒動。
去年伐雲南才剛動三十萬,今朝北伐,就又從山東、河北、北平和山西抽出了二十萬精兵。
甚至連五萬騎兵北平和河北兩地就出夠數了。
用的到京營嗎?用的到陝甘嗎?
完全用不到!
甚至連山東、江蘇兩地的軍戶都用不到。
哦對,蘇北和山東的軍屯衛所就是所謂備倭軍的前身。
數不多,反正十來萬的精銳還是能湊出來的。
陳雲甫摳著手指頭算了筆賬,這時候的大明如果傾全國之兵打一場國戰的話,大概能在三個月內調集超過一百萬根正苗紅打過仗的精銳,調出超過一千五百萬石戰爭儲備糧和不下三十萬匹戰馬。
不說什麼一漢當五胡的話,就這配置,你說打奔襲戰也好、攻堅戰也罷再不行拖後勤的持久戰,大明的百萬雄師都能在草原住上個三五年了。
朱老四的軍功章裡,一多半得算是朱元璋這個老子的功勞。
“嗯,辛苦大學士了。”馮勝道了聲辛苦,而後繼續對著沙盤沉吟。
既然所有的東西都已經準備好,那麼距離聖旨下達也就在眼麼前,他這最後要和包括藍玉在內的一眾軍中主將再統一一下思想,確定好整體戰略。
這時候陳雲甫就不便多待了,直接告辭離開。
前腳走出武英殿,後腳就得了御前司的信,說朱元璋召見。
不敢耽擱,趕緊面聖。
“臣文淵閣大學......”
“別報號了,過來!”
朱元璋哪裡像是個有病的樣子,此刻一身皮弁服穿在身上,威武的身姿頂天立地。
“你給馮勝他們打過照會了沒?”
“說過了,宋國公和申國公、一眾侯爺議論軍務,臣不敢打擾自行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