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政使司衙門坐落在西長安街上,佔地極大,遠比陳雲甫之前工作過的都察院要大的多。

這也能夠理解。

都察院才多少官吏,滿打滿算二百多人,而這通政使司卻有上千名皂吏文書。

“大學士,這還只是咱們通政使司六成的數。”

左通政丁績帶著通政使司上上下下十幾名官員陪同陳雲甫熟悉著通政使司衙門,落後個半步邊走邊介紹道:“咱們通政使司下轄經歷司、清吏司、司封局、照磨所四個衙門。

經歷司負責收發文書和用印。

清吏司屬轄十二局,負責十二省的立項督管。

司封局負責六部、五寺、都察院的出納。

照磨所則是將已經完成立項的文書進行封存看管。”

陳雲甫邊走邊點頭,心中對這通政使司的相關職權有了簡單的瞭解。

“丁通政。”

“下官在。”

陳雲甫站住腳步,在這通政使司轉了一圈後,他又回到了正大門外。

“我呢日後要常留宮中,所以通政司的日常工作還是要你來負責,有重大事項的話,就差人入向我說便可。”

丁績連連點頭,然後喚來一年輕官員。

“大學士,這位是經歷司經歷胡嗣宗,日後有事的話,就讓他入宮向您彙報。”

這個叫做胡嗣宗的年輕人歲數很是稚嫩,大概也就二十歲許,書卷氣極濃,站在比自己還小几歲的陳雲甫面前也是拘謹的厲害。

當下一揖到底。

“下官胡嗣宗參見大學士,問大學士安好。”

“不錯。”陳雲甫看向丁績頷首:“如此年輕就可做通政使司的經歷,確實是一表人才。”

這話說的,好生違和!

丁績心頭苦笑,你還夸人家年輕,你自己才多大點,說話這般老氣橫秋。

不過面上自然是恭維的緊。

“大學士說的對。”

那胡嗣宗也是行禮感謝。

“好,你們留步吧,我先回宮了。”

陳雲甫不再多待,邁步登上韋三的馬車。

烏泱泱一大群通政使司官吏齊齊下腰。

“恭送大學士。”

你別說,這時候真讓陳雲甫找到了三分閣老的感覺。

要不是陳雲甫兩世為人,你放哪一個十六歲的孩子來能扛得住?

陳雲甫好像隱約捕捉到了一絲朱元璋的套路。

來到皇宮,陳雲甫本來是打算先去乾清宮問安的,不過人在乾清門外就被攔了下來,攔他的是一個日日跟在御前的小太監。

“大學士。”小太監擋在陳雲甫的面前說道:“皇爺說,今日的奏疏都放在文淵閣裡了,您直接去文淵閣坐班便好,等所有的奏疏抄記完就交給奴婢,奴婢自然會轉交皇爺。”

“陛下的金體如何了?”

“回大學士的話,皇爺好著呢。”

“那就好。”陳雲甫點點頭,隨意拱手一禮:“有勞公公傳話,就說臣請陛下聖躬金安。”

“奴婢記著了,一定同皇爺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