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明政一二事(第1/2頁)
章節報錯
都察院的一切對陳雲甫來說都是新鮮的,但新鮮勁總有結束的時候,陳雲甫又閒了下來。
誰讓自己待的這個都察院實在是沒什麼正經事。
時溥給陳雲甫安排進了照磨所,也就是檔案室,一個全都察院上下最閒、最閒的單位。
每天的工作簡單來說就只有喝茶看報紙。
明初有邸報,但不會抄送到都察院,陳雲甫能看的其實就是一摞摞早都落灰的檔案而已。
比如,轟動全大明的胡惟庸案!
也叫淮西案。
胡惟庸是淮西勳貴集團的代言人,旗幟性人物,他的落馬可不僅僅只是自己一家滿門誅絕,連帶著沾親帶故、門生舊吏、老家親隨可殺可不殺的全死的乾淨。
可惜他老家的土狗,這輩子是沒機會入宮當看門犬了。
胡惟庸案的卷宗特別多,多到足足放滿了兩間屋子,除了編寫胡惟庸本人的罪狀之外,更多的還是那趨近兩萬人的涉案人員。
怎麼殺了那麼多人。
陳雲甫看的心驚肉跳。
卷宗裡給胡惟庸定的是謀逆大罪,誅了九族,可胡惟庸九族加一起才寥寥兩百餘人,這一案波及的可是足足兩萬多人,難不成兩萬多人全打算造朱元璋的反?
卷宗太多,疑點也就越多,反正陳雲甫是看的不甚明白。
不明白也懶得問,整個照磨司攏共才十五六個人,完後一把手照磨還回老家丁憂去了,這裡最大的就是一正九品品軼的檢校。
檢校也姓陳,和陳雲甫五百年前估摸著能是一家,叫新立,今年快奔四十的人了。
小四十歲,正九品,這輩子也就如此了。
在檢察院待了十幾天,陳雲甫心裡對明朝的官職制度也算有了基本認識,簡單做了一個換算。
一品大臣就是國家級。
二品三品呢就是高官。
四品五品司局級。
六品七品縣處級。
八品科級。
九品股級。
不過還是有一些出入的地方。
比如地方布政使司的參政。
參政行使布政使司副職權力,但級別只是四品,而且明初還將一些府、縣分為上、中、下三級。
戶口多的為上級,戶口寡的為下級。
不同級別的府縣其一把手的品軼也不同。
最懸殊的時候甚至能差出兩品來。
比如最早的鳳陽知府,朱元璋大手一揮就是個正四品的冠戴,而偏遠如兩廣一帶,很多知府才不過從六、正七。
這幾乎已經是計劃單列市和縣級市的差距了。
除了行政編制紊亂以外,大明最要命的還是沒有一箇中央級機關!
所謂的中央級機關簡單來說就是缺少一個類似內閣的中央政府。
胡惟庸案之後,朱元璋順手就裁汰掉了中書省,那這就造成了一個很嚴重的後果,地方的政務該向哪裡彙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