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劉盈:你要戰便作戰!(第1/2頁)
章節報錯
雲中郡,大青山南麓。
這裡算是陰山山脈的中段,山體呈東西方向延伸,北坡相對平緩,南坡則相對陡峭,使得山南山北形成了兩個截然不同的世界。
當山北依然白雪皚皚的時候,大青山之南已經綠意盎然,點點不知名的野花從地下探出腦袋,隨風搖擺,預示著大草原的春天即將到來。
在大青山南麓的山腳下,有一座扼守著進山大路的要塞,這是秦朝時期徵發移民修建,名為武泉縣的城池。
在縣城南方這條割裂的草原的土路上,劉盈摟著烏騅的脖子一馬當先向前疾馳,在他身後,是殺氣騰騰、怒目而視的劉邦。
嗯,劉邦現在的憤怒可以理解,烏騅四蹄翻飛,掀起陣陣煙塵,全甩在了劉邦的臉上……
兄得,你害死我了……劉盈搖頭嘆氣,同時向左稍稍拉了一下韁繩,示意烏騅卡在劉邦的正前方。
而在他們身後,則是數以萬計,扇形展開的鐵甲騎兵。
鐵蹄踐踏,地動山搖!
而在他們身前,則是城門大開的武泉縣城,城頭上的匈奴旗幟已經消失不見,只是因為漢軍尚未進城,而城中缺乏繡娘,於是連夜繡漢旗的事情就沒有發生。
畢竟武泉縣距離雲中城並不遠,二者其實都屬於後世呼和浩特地區的管轄範圍。
雖然武泉縣的秦人戍卒不知道那些震天的巨響是如何發出,但他們還是清楚的知道,漢軍僅用了一上午的時間就攻陷了幾乎堅不可摧的雲中城!
秦人戍卒和漢人同根同源,又從漢商口中知道了所謂的漢承秦制,自然而然知道負隅頑抗的下場。
所以,向繼承了秦帝國的漢帝國投降,就不是一件不可接受的事情!
少頃,當灰頭土臉的劉邦到達武泉縣城門口的時候,出城乞降的男女老幼哆嗦著膽子抬頭看了他一眼,旋即心中湧起了無盡的敬佩。
這,就是漢帝國的開創者嗎?
以老邁之身,不遠千里披荊斬棘而來,以皇帝之尊親臨苦寒之地,這可比他們曾經的皇帝強的太多!
畢竟漢帝國作為一個新生的大帝國,國中能征慣戰之士多如牛毛,戰將如雲,謀士如雨,漢國的皇帝完全可以坐鎮國都,運籌帷幄,沒有必要親臨前線。
秦人戍卒作為老兵,自然知曉當主將親冒失石,出現在前線的時候,軍中士兵能夠爆發出何種勇氣!
那麼同理推之,當一個帝國的皇帝出現在前線的時候,全軍計程車兵能夠爆發出何種的勇氣和戰力,是他們想都不敢想的!
於是,劉邦的面無表情,就變成了沉穩自若,無盡威嚴……
因此他們就忽視了另外一邊,隨時準備撥馬就逃的劉盈……
……………………………………
日中時分,受降儀式結束,劉邦召見了那些武泉縣的‘民意代表’共進午餐。
在午餐開始之前,劉邦還發表了重要講話,對武泉縣的秦人戍卒昔日保家衛國的行為給予了充分肯定,對他們忍辱負重,假意投降匈奴人、伺機再度撥亂反正的行為表示了高度讚揚……
這老頭也太能嗶嗶了……劉盈一臉呆滯的看著自己面前的已經涼了的烤羊腿,心中滿是怨念。
不過在另一邊,武泉縣的那些人則是滿臉通紅,腰桿挺直,沉重的呼吸聲此起彼伏。
畢竟他們中爵位最高的也就是個官大夫,往常見到郡守這一類的官吏都需要跪在地上迎接,如今居然和帝國的皇帝平起平坐,聆聽聖音……
雖然劉邦那口音很重的沛泗方言讓他們有些聽不懂,不過這不重要,重要的是今天這種和皇帝陛下共進午餐的榮光,值得他們的子孫後代吹一百年!
……………………………………
傍晚,武泉縣外的中軍幕府,白天的輕鬆愉悅已經消失不見,取而代之的則是一片凝重。
狼來了!
冒頓,回來了!
派遣出去掃蕩雲中郡轄內的匈奴人冬季營盤的遊騎來報,說是在原陽城(今內蒙呼和浩特市東南二十家子古城)以東的地方,發現了匈奴大隊,他們從望遠鏡中看到,匈奴騎兵中飄蕩的正是冒頓的大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