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周勃:營營青蠅,止於樊,豈弟君子,無信讒言。(第1/2頁)
章節報錯
西海郡,令居塞(今甘肅蘭州)闌
正值盛夏,天氣炙熱而乾燥,即便是靠近大河兩岸的農田,也依舊需要頻繁澆灌,不然只需一兩天的時間,地面上就會裂開卷起一塊塊巴掌大小的土皮。
因此天空雖然掛著曉星殘月,但許多農戶已經扛著自制的抽水機前往灌渠,以佔據一個好位置。
嗯,那是一種簡易的木製抽水機,人力驅動。
使用的時候將一端固定在地面上,另一端伸進水裡,透過腳踏帶動刮板,將水渠裡的水抽上來,相比較從前利用槓桿原理取水的桔槔,要省力不少。
基本上兩個半大的小孩,一上午的時候就能澆灌三四十畝地。
當然了,這一切的前提是當爹的手持棍棒而立,要不然小孩子的注意力分分鐘就被別的東西吸引走了。
比如此刻,排成一字長蛇陣從田邊塗道經過的漢軍騎兵。闌
於是,那些吭哧吭哧踩著抽水車的小孩子,趁著自家老爹愣神的時候,歡呼一聲跑向迤邐前行的軍隊兩側,揮舞著雙手蹦蹦跳跳。
這是漢人的軍隊,是他們的軍隊,也是他們長大之後想要加入的軍隊!
嗯,這是肯定的。
畢竟那個手持木棍怒氣衝衝而來的男人,戶籍為‘士伍’,類似於軍戶,他的孩子自然會在成年之後被徵召入伍。
然後,頭戴斗笠,嘩啦嘩啦搖著扇子的劉盈,就聽到了一陣鬼哭狼嚎的聲音。
這聲音再熟悉不過了,因為他也發出過那樣的慘嚎……
真是懷念啊……劉盈搖搖頭,滿是感慨。闌
他現在並不是班師回朝,而是率領漢軍騎兵順著黃河東進,抵達北地郡之後,再沿河北上,前往九原郡。
畢竟這次出兵的目的,是為了扶持阿雅上位,讓匈奴成為漢帝國的一個藩屬國。
遊牧民族不同於農耕民族,春夏兩季主要以遊牧為主,近百萬匈奴人散佈在上百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就如同一把碎米灑在了西湖裡,想要找到就難如登天,只有等到秋天之後,草黃馬肥,匈奴人集中轉入冬季營盤,同時在龍城舉辦祭天大會的時候,才是在草原上找到牧民的最佳時機。
所以,劉盈這裡的行軍就不緊不慢,只要保證秋季到來之時,全軍抵達九原城即可。
因此,劉盈看了看逐漸升高的太陽,立刻下令全體就地宿營,修整到太陽落山之後再行出發。
不過他想了想,叫過身邊一個十四五歲的少年:“傳我將令,犯民者斬,馬踏青苗者斬,其餘有違軍令者,一律重罪,連坐!”
少年一臉肅正的拱手行禮,打馬如飛而去,大聲呼喝著劉盈剛剛釋出的命令。闌
張不疑湊到劉盈旁邊,小聲問道:“就是他嗎?”
劉盈一臉不耐煩:“什麼是他不是他的,有話直說,謎語人都該死你知道嗎?”
張不疑愣了一下,忍下怒氣:“我聽止陽說,你創辦大漢公學的原因,就是因為在集市上見到了一個賣身救母的小孩……”
“剛才跑去傳令的東宮舍人袁盎,是不是當初那個小孩的弟弟?”
劉盈點頭:
“沒錯,就是他。”
“另外,那個賣身救母的小孩有名字,叫做袁會,漢十三年以大漢公學船舶與海洋工程學院第一名的成績畢業,我爹親自給他頒發的畢業證書,如今在皇家第二造船廠任職。”闌
張不疑頷首,目視前方,似有意似無意的輕聲呢喃:“不錯,羽翼漸豐……”
劉盈懶得搭理那廝,只是跳下馬揹走在田埂旁,看著半尺多高的玉米苗,假裝自己很懂的滿臉讚歎:“嗯,長勢很好,看樣子今年又是個豐收年!”
那名剛剛教訓過自家兩個偷懶兒子的中年農夫,聞言一愣,旋即笑呵呵的說道:
“是啊,這玉米可是個好東西,畝產比小麥高多了,就是玉米苗長高了之後,每次鑽進去拔草太痛苦了……”
在他旁邊,兩個吭哧吭哧踩著水車的小孩更是差點沒再次哭出來。
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這兩年他們長高了不少,鑽玉米地裡拔草的活自然也要參與。
青紗帳裡又悶又熱,重要的是每次拔完草,身上就是一道道的血印子……闌
劉盈附和著點頭說道:“是啊是啊,拔草確實是個辛苦活……我當年也幹過。”
嗯,當年呂雉居田中耨[nou]的時候他也在場,自然要分去三分之一的功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