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劉邦:總感覺自己被架空了……(第1/3頁)
章節報錯
長安城向西的馳道上,一支長長的隊伍蜿蜒如蛇。
遠遠看去像是一支軍隊,因為隨處可見旌旗招展,許多身穿鐵甲、胯下乘馬計程車兵往來奔走;但再走近些,卻好像是一支商隊,隊伍中有許多大大小小規格不一的車輛,有騾馬,也有駱駝,更有許多奇裝異服的胡商,以及衣著清涼,手中拎著食盒向圍觀群眾兜售果乾的胡姬。
不過等那些鬧哄哄的人群走過之後就會發現,這其實是獻俘長安的車隊。
隊伍正中的囚車上,坐著的是被捆縛雙手,但胖了一圈的老上單于,而在一字排開的上百輛囚車中,全部是髒兮兮,胖了許多的匈奴貴長。
畢竟是獻俘禮,正如祭祀之時使用的是白白胖胖的犧牲一樣,獻與宗廟的俘虜,精神面貌自然也要極佳。
只可惜路上沒有合適的場合讓他們清潔身體,因此等下關起來之後,還要讓人將他們洗刷乾淨。
不過對閒的發慌的長安人來說,髒不髒的並不重要。
哪怕今日烈日炎炎,空氣蒸騰,一陣風捲著熱浪襲來,讓人絲毫不覺涼爽,但這並不妨礙從天不亮開始,他們就跑過來佔位置了……
興滅繼絕,大軍遠征,生擒敵酋,獻俘宗廟!
這種赫赫武功,讓所有人雖然不能親往,但卻滿是與有榮焉之感!
於是人群之中,不知是誰起了個頭,伊伊呀呀的唱起了一首不久前才流傳在關中的小曲。
“……八千里路雲和月。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
相傳,這是當今太子殿下祭掃周人宗廟時,有感於周幽王被犬戎攻破鎬京所寫的一首曲子。
也因此,現如今哼唱著小曲的圍觀群眾,心中不由得幽幽浮現出一個念頭。
難怪太子總是死磕北方這個小小的蠻夷部落,原來根子在這裡!
都怪犬戎,他們滅亡的太不合時宜了!
於是乎,很多人看著坐在囚車之中,垂頭喪氣的老上單于,心中情不自禁的對他產生了幾分同情的念頭……
畢竟這時候的匈奴人剛剛開局,還沒來得及如歷史上那般,成為橫跨整個北方草原的巨無霸,就被漢人花式吊打,就連大單于都被生擒,獻俘長安……
不過同情歸同情,這絲毫不損人們對於侵略者的痛恨!
尤其是前段時間的邸報上,詳述了匈奴人在烏孫的燒殺淫掠,更是對罹難在昭武城的漢人商賈和隨行的扈從表示了沉痛的悼念和無盡的哀思。
他們每一個都是父母的好兒子,妻子的好丈夫……
但卻慘遭飛來橫禍,生命永久的定格在了那一個剎那,埋骨他鄉……
此刻,他們回來了!
許多人驚奇的看向囚車後方,在那裡,是一輛輛首尾相連,掛著招魂幡的靈車。
那些包裹的很嚴實的木匣子裡,正是罹難者的遺骸。
雖然劉盈在昭武城外給他們修建了一座公墓,還準備豎起一座紀念碑,但這時候的人們終究講究的是落葉歸根。
因此在將遺骸火化之後,他特意挑出了一些骨灰,讓人和他們的遺產、衣冠一起送了回去,也算是給他們的親人留個念想……
於是,哀聲四起,哭爹喊兒之音不絕於耳。
那些之前只是為了來看樂子的圍觀群眾,也不由得怒上心頭,只恨周圍有甲兵巡弋,否則高低得胖揍眼前的匈奴人兩拳!
嗯,打死倒不至於,畢竟這時候的人恩怨分明,講究的是冤有頭債有主,匈奴人雖說是人禍的根源,但仇人卻是昭武城中的烏孫人!
因此,抗匈援烏的說辭再也無人提起,而對於劉盈誅殺首惡,滅亡烏孫的事情,紛紛豎起大拇指連說幹得漂亮!
一時之間,大街小巷盡數是誇讚劉盈的聲音,把試圖帶節奏的劉如意和戚鰓氣的半死……
而在此刻,伴隨著罹難者家屬的哀嚎,圍觀群眾的咒罵,人群中許多揹著小包袱的兒童頓時跑來跑去。
他們,在兜售腐爛的菜葉和啃過的瓜皮,一枚五銖錢一小袋……
嗯,沒有臭雞蛋,畢竟生產力還是太低,即便是雞蛋放臭了,也沒誰捨得扔出去砸別人,這也是臭豆腐、臭鱖魚之類的‘臭’菜能夠被髮明出來的原因。
於是,在孩子們露出的天真燦爛的笑容中,坐在囚車裡的匈奴人就倒了大黴……
遠處,攜帶著兒女跟在呂馬童身後同樣來看熱鬧的阿雅,臉上不由自主的閃過幾分不忍。
畢竟那些被爛葉菜噼頭蓋臉砸著的匈奴貴長,很多都是她的熟人,諸如左右大都尉這樣的攣鞮氏近親,有些甚至是她小時候的玩伴……
但也僅此而已了。
這時候雖然沒有什麼出嫁從夫的觀點,但嫁給呂馬童生兒育女之後,阿雅就已經將自己當成了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