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劉盈:我檔期排的好緊……(第1/2頁)
章節報錯
太乙近天都,連山接海隅。
清晨的終南山萬物甦醒,群山蒼翠,俯瞰間,層巒疊嶂,盡顯挺拔俊秀,白茫茫的雲霧,在連綿起伏的山巒間自由瀰漫,如同仙境。
劉盈一如既往的遵循著生物鐘聞雞而起,在迷迷瞪瞪間摸上裡衣穿好,洗漱過後,任由一臉溫婉的竇漪房為他穿衣打扮。
古人最不好的地方就在於頭髮太長,每天都要仔細梳頭,讓劉盈有些理解為什麼後世女孩口中的五分鐘等同於現實的兩小時……
當然了,這僅限於有錢人,平民就隨便扒拉兩下,用根樹枝固定好就行。
竇漪房看看鏡中的劉盈,心臟噗通噗通劇烈跳動,珠圓玉潤的臉蛋兒紅馥馥的。
眼前的劉盈濃眉高鼻,嘴唇的弧度和形狀恰到好處,尤其是他此刻有些睡眼惺忪,微微閉合的眼睛卻遮擋了天生富貴的居高臨下,讓他看上去頗有幾分書生的儒雅之氣。
這是我的公子,將來我的孩子一定會長成和公子這般模樣……竇漪房心中滿是驕傲,可一想到昨夜抵死癲狂,反覆征服,又覺得雙腿發軟,臉上紅暈更盛。
片刻之後,劉盈對著鏡子左看右看,擺了兩個pose,笑著說道:“我先去母親那裡問安了,你慢慢來,不慌。”
竇漪房輕輕點頭,卻並沒有著急梳洗打扮,而是叫過宮女,讓她們將劉啟和劉暄送來。
昨夜她要侍寢,因此孩子就交給了奶孃照顧,如今白天了,小孩自然由她親自餵養,畢竟誰養的孩子跟誰親。
劉盈見狀,腳步加快離去,免得再度聽到那兩個小氣吧啦的傢伙因為碗裡的飯變少了而嚎啕大哭。
只是他走到門口的時候,中行説如蝦米般彎著腰跟了過來,小聲說道:“殿下,張候等幾名郡守昨夜就在山莊外候著了,今天要不要見一見?”
劉盈搖搖頭:“不見。”
上次他和外臣私下會面就被告了黑狀,罰抄了厚厚一本書,如今若是再度見面,只怕就不是抄書這麼簡單了。
畢竟現如今的劉邦因為自己坑了他而一直在氣頭上,正愁找不到藉口收拾他呢……
況且也會給人留下一個當今太子不守規矩,重蹈覆轍的不良印象。
最重要的是劉盈知道他們的來意。
不就是昨天瞭解了墾殖令之後,想要給轄區百姓也謀一點福利嗎?
只是劉盈對於他們的私心並不在意,畢竟按照某些史觀來看,土地兼併並不是導致封建王朝滅亡的主要原因。
苛捐雜稅,橫徵暴斂,官紳勾結,盤剝無度才是封建王朝滅亡的直接原因。
說白了,就是沒有一套行之有效,相對公平的分配機制,導致富者田連阡陌,但卻可以免除大部分的稅賦,而貧者無立錐之地,卻要賣兒賣女來繳納強壓在他們頭上的賦稅。
因此豪右勳貴即便是大量佔據土地也無妨,等到時機成熟,可以透過調整稅收,也就是富人多交稅,窮人少交稅或是不交稅甚至領補貼的方式來進行二次分配。
畢竟《老子》有言,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
皇帝代天牧民,自然奉行天道。
只是話雖如此,但劉盈卻並不打算現在讓遷豪令就適用於碭郡等中原郡國。
無他,現在正是夏收時節,夏收過後就是秋播,秋播過後就是秋收,一年的辛勞為的就是這半年的豐收。
如果這時候讓中原的百姓退還自家田地,去河套平原開荒,只怕分分鐘在某個不為人知的小角落裡,狐鳴再起!
因此劉盈看著等待在一旁的中行説,小聲說道:
“去告訴他們,時機未到。他們現階段的最要緊的事情還是做好承接工業轉移,以及幫忙推廣農機商社。”
………………………………
東宮。
一輛懸掛著白幡的馬車緩緩停在門口,披麻戴孝的承德候嗣子臧衍從馬車上走下,看著宮門前的廣場微微發怔。
雖然他從來沒有來過東宮,可曾跟隨過臧荼一起前往長樂宮朝見過劉邦,因此他如今的疑惑,就是東宮外巡弋的甲士似乎比當日的長樂宮還要多,五步一崗,十步一哨。
少頃,中庶子韓談匆匆走出,臧衍悄悄指著周圍問道:“為何如此戒備森嚴?”
韓談笑了笑:“趙王多次遇襲,咱們這自然也要加強防護。不妨事,於你我無關。”
他說完,戰在臧衍面前,大禮跪拜。
這並不是在跪臧衍,而是在跪拜臧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