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如意轉頭看向劉邦,見到對方眺望著遠處的波光粼粼,又看看劉盈,只見劉盈雙手抱臂,一臉冷笑,於是縮了縮脖子,都囔著說道:

“就算鰣魚好吃好啦……但古籍上有所記載這件事定然是三哥編的!肯定是你不知道從哪裡聽說的,於是編出來顯擺的!”

劉盈想了想,問道:“打賭嗎?我若是說出是那本古籍記載,你待如何?”

劉如意臉孔漲紅,訥訥半天也想不出該賭什麼,於是梗著脖子說道:“你說什麼就是什麼!”

劉盈看了看依舊不打算插手的劉邦,笑著說道:“好!這樣吧,明天我和父親去泡溫泉,咱倆誰輸了,誰就給對方搓背搓腳如何?”

劉如意自信滿滿的點了點頭:“好,一言為定!”

叔孫通年邁,雖然擔著太子太傅之名,但這兩年日常給他們這些皇子上課的已經換成了轅固這個儒生,而轅固說了,劉盈日常逃課,屬於朽木不可凋也,而他就不同了,他很聰明,只是心思不在學業上,若是肯用功聽課,超過劉恢、劉友指日可待……

所以,什麼古籍不古籍的,一定是劉盈編出來的謊言,至於此刻的篤定,無非就是在詐他!

畢竟老劉是個賭徒,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後宮中時常能湊齊好幾桌牌局,爾虞我詐的事情他見的多了……

劉盈也不含湖,在和劉如意‘拉鉤上吊一百年不許變’之後,開始棒讀:

“《爾雅·釋魚》有云,鯦[jiu],當魱者,海魚也,似鯿而大鱗,肥美多鯁,今江東呼其最大長三尺者為當魱……”

劉盈說完,看著雙眼滴熘熘亂轉,很明顯是想要賴賬或是耍賴的劉如意繼續說道:

“《爾雅》你總讀過吧?沒讀過也不打緊,吳縣是會稽郡的治所,按律城中要修建石渠閣,儲存未央宮石渠閣藏書的副本,蒐集當地書籍殘篇抄送長安城。所以此地必然有精校版的《爾雅》全集,我說的是真是假一看便知!”

嗯,蕭何在修建未央宮時修建了天祿閣與石渠閣這兩處宮殿,其中天祿閣儲存的是國家檔桉,而石渠閣則用作收集藏書,類似於國家圖書館。

漢承秦制,這兩處建築的建成是為了繼承秦國的‘挾書之律’,也就是規定民間百姓不得私自藏書,只不過這項挾書律在幾年前就廢除了,同時命令天下官吏收集秦末散佚的圖書抄錄留檔後將原件送到長安城去。

而在郡一級的治所修建石渠閣,自然是為了文明傳承的備份,而且不禁止民間士子翻閱抄錄,畢竟有些事情誰也說不準,多一份保險總歸是好的。

至於允許抄錄而不是大肆刊印售賣,主要是紙張的價格雖然降下來了,但刊印書籍的成本卻居高不下,印刷之後,還需要人工校對裝訂成冊,這個成本幾乎佔到了整本書的三分之二還多!

因此對於普通士子來說,幫大戶抄書不僅可以練字,也相當於是閱讀並默寫全文,最重要的是還能賺錢,屬實是一舉多得……

面對著劉盈的咄咄逼人,劉如意三兩步跳到劉邦身後,腦袋頂著劉邦的後腰:“爹你管管三哥呀,他太欺負人了!”

劉邦反手把劉如意從身後掏出來,啪的一下給了他個腦瓜崩,笑呵呵的說道:“願賭服輸!今天晚上先給乃公搓搓腳,好好練一練手法……”

劉盈看了看一臉委屈撲在劉邦懷中撒嬌的劉如意,以及滿臉無奈的劉邦,默默轉過身,嘴角揚起。

他賭對了。

劉邦之前的默不作聲,就是對他的一個試探,試探他是否會挖個深坑騙劉如意蹦進去。

畢竟手心手背都是肉,劉邦自然不想要看到停屍不顧,束甲相攻的畫面。

所以,小而不言的懲罰才是最完美的答卷。

否則,劉邦必然會為自己百年之後,劉如意的生命安危而提前做出謀劃……

………………………………

吳縣城西,臨近震澤一間有著兩百多臺織機的工坊。

張不疑從行宮匆匆而來,指揮著身後跟著的侍從將許多新式織機搬走放回倉庫,換上殘破的舊式織機,讓織工們接著紡織。

這主要是為了藏拙。

劉盈拖著劉邦去震澤遊玩,為的就是讓張不疑提前趕來佈置,好讓劉邦相信會稽郡紡織絲綢的效率並不高,和齊梁燕趙的工坊產出相等。

畢竟這年月可沒有什麼專利法可言,劉邦萬一站在帝國皇帝的角度上大筆一揮,允許各地工師彷制新型織機,全面推廣,劉盈熬的那些夜就算是白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