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綢作坊。

換上了舊式織機後,紡織工人由奢入儉難了好一會,才終於找回了過去的經驗,吱吱呀呀的織起絲綢。

這裡的絲綢雖然不是‘寸錦寸金’的錦緞,但卻同樣價值不菲,是西域商人的最愛,每年有十萬匹以上的絲綢和百萬斤的茶葉一起裝在駱駝背上,運往中亞中東,乃至於伯羅奔尼撒半島和亞平寧半島,換來各種各樣的寶石,和造型奇特的銀幣。

嗯,絲綢之路最早也叫做玉石之路,比如玉門關這個地方,就因漢朝時玉石商人們從此地進入漢境而得名。

不過從春秋以降到漢朝打敗匈奴,建立西域都護府之前,周朝以及分封的各諸侯國主要以進口為主,也就是用黃金白銀換取西域的名馬美玉,奇珍異獸,鮮少出口。

比如驢子就是這一時期從非洲傳入……

而到了漢朝強盛起來之後,漢人將玉石之路更名為絲綢之路,為西域諸國帶來秩序,帶來安寧,使得財富得以暢通無阻的流淌在這條金色的大路上!

現如今的漢朝雖然沒有設立西域都護府,但匈奴人卻被打殘了,躲在漠北苦寒之地舔舐傷口。

而失去了匈奴人的支援,烏孫人也變得消停了不少,和月氏人也不再是全面戰爭狀態,雙方雖然還是老死不相往來,但卻按照實際控制區瓜分了河西走廊,屬於是關起門來各過各的日子了……

和平之後,秩序不可避免的就會重新出現。

雖然路上會被層層盤剝,但追逐利益的商人還是紛至沓來,提前讓玉石之路變成了絲綢之路。

畢竟從前商人們要穿越戰亂地帶,黃金玉石的體積小,可以提前掩埋避免損失,但駝隊中若是攜帶了絲綢這樣昂貴且累贅的商品,這就只能是為馬匪做嫁衣了……

茶葉這種快消品也是如此,雖然劉盈提前了快一千年點出了茶磚工藝,但這種可以讓生活變得更有滋味的飲品,可是和烈酒一樣,都是遊牧部落的最愛!

遊牧民族,最顯著的特點就是具備熱情好客和貪婪兇狠二象性……

尤其是對於商人更是如此,分享奶和鹽,以及妻女待客的情誼,並不妨礙他們騎上馬,拿起刀把你洗劫一空……

這就是遊牧民族的價值觀。

我搶你並不是我的錯,而是你的錯,只怪你太過弱小,一如他們搶婚時的邏輯,一個怯弱的男人,不配擁有如此美女為妻!

嗯,強如成吉思汗,也有過妻子被搶走的經歷,不過蔑兒乞人那是報復,畢竟成吉思汗的母親,柯額倫也是也速該搶回來的……

日中過後,據說是黃金家族的嫡系祖先,漢高祖劉邦熘熘達達的走入這間絲綢作坊。

嘈雜的機杼之聲在劉邦耳中卻是如聞仙樂。

畢竟絲綢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都能直接當錢花,是和糧食、銅錢、黃金一樣的硬通貨。

因此紡織絲綢,就是在印錢!

劉邦東看西看,突然看見了角落中一個貌似躲閃不及的熟悉身影,於是好心情蕩然無存。

張不疑。

雖然那廝長得漂亮,唇紅齒白,眉清目秀,活脫脫一個師奶殺手的小白臉形象,但卻是拱了他家白菜的豬,劉邦作為一個女兒奴,不偷偷砍他兩劍就算是看在張良的面子上極力剋制了,日常自然是絕對不會給他半點好臉色……

張不疑也注意到了這一點,他本來是想要直接熘掉的,畢竟劉邦不待見他的事情他十分了解,但既然被劉邦看到了,不上前問好就真的是嫌命長了。

於是他一臉諂媚的急趨而來,拱手鞠躬:“拜見外舅……”(注1)

嗯,劉邦既然是微服出巡,張不疑自然不好直接稱呼劉邦為陛下,況且他是有脾氣的,正好用這個稱呼刺激、不,是提醒一下劉邦,我是你的女婿……

劉邦眼神微微一凝,輕輕攥了攥拳頭,哼了一聲權做應答,旋即領著垂頭喪氣的劉如意走出絲綢作坊。

張不疑跟上,用手肘輕輕碰了碰劉盈,下巴向劉如意挑了挑:

“怎麼了這是?你又怎麼摧殘他了?行啊現在,當著陛下的面就敢收拾趙王了……你不怕那廝告狀,戚夫人又去哭哭啼啼的吹枕頭風?”

劉盈伸手掏了掏耳朵,故作一臉不屑:“那又如何?枕頭風?戚夫人吹得我娘就吹不得?”

張不疑聞言,看向劉盈的臉上一副‘你是認真的’的表情。

畢竟宮闈之事外人不知,可他家有個好奇心十足且大嘴巴的長公主,有關劉邦和呂雉之間的事情,他知道的比劉盈都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