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縣?」

吳臣回首望了一下,看著廠房內五乘六的三十臺製衣車,張開嘴巴,雙眼圓睜,愣住不動。

因為在這間廠房旁邊,還並排有四間相同格局的廠房……

他默默算了一下,心中越發震驚,對於劉盈以及漢國的實力,有了一個更深層次的理解。

不過他早就準備抱大腿了,所以大腿越粗越好!

劉盈輕輕撓了撓下巴上被蚊子咬的一個包,這也是他一直允許張不疑跟在他身邊的另一個原因。

他是招蚊體質,而張不疑也是!

因此蚊子雨露均霑,不至於死磕他一個……

至於張不疑所說的,對,也不對。

一個製衣車的造價等同於一個大縣一年的賦稅,這是真的,不過是綜合成本,也就是將所有的費用平攤之後的成本。

但問題的關鍵是,這其中有很多成本會重複計算,然後疊加在一起,導致紡織這種輕工業也變成了需要大成本的重工業……

嗯,這樣一來,劉盈可以明目張膽的少分紅給他們……

吳臣從短暫的震驚中清醒過來,喃喃低語:「照這個速度,一天要消耗多少棉布啊?」

「唔,大約是河內郡三成的產量吧……那裡雖然適宜棉花生長,但畢竟人口多,需要多種糧食才能養活的起自己。」

劉盈稍稍回憶了一下接著說道:「現如今影響棉紗產量的,主要是採摘棉花的效率,以及剝除棉籽的效率都不高。」

「不過採棉花的事情短時間內不好解決,畢竟棉花采摘的季節幾乎和糧食成熟的季節重疊,騰不出太多的勞動力……」

「至於剝除棉籽,我新近改良了一下之前那種人工軋棉機,等下帶你們去看看……」

他說的人工軋棉機,指的是一種皮輥軋花機,原理是利用摩擦係數較大的皮輥表面沾附和帶動棉纖維,從而使得棉花和棉籽分離。

嗯,系統給的……

這種軋棉機的特點,就是結構簡單,製造成本低,操作、維修簡易,如同那種手搖式脫粒機一樣,方便在民間推廣。

重要的是經過軋棉機處理過的棉花,可以直接打包壓實,方便貨運到紡紗工坊,使用水力紡紗機做成棉紗,之後再拿去織布。

不過劉盈一直試圖在省掉中間這個步驟,也就是推廣手搖式的珍妮機,直接從織女手中收購成品棉紗。

這樣做的目的,當然是為了維穩,保證男耕女織這種維持了幾百年的生產結構能夠繼續下去。

正如黃老的那句名言,治大國如烹小鮮。

每一次生產結構的轉型,生產力的提升,其實背後都有許多人的生活變得支離破碎。

舉個栗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