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 英布:韓信?區區執戟郎而已!(第2/2頁)
章節報錯
畢竟現如今隨著冶鐵技術,以及遍地開花的煤鐵工坊,各個諸侯國的鋼鐵產量逐年攀升,諸如禁止除漢直屬軍隊外的諸侯國列裝重灌步人甲這條禁令,其實早就名存實亡了!
不僅是他在偷偷彷制鐵甲,隔壁長沙國為了進山抓捕越人奴隸,那些從屬於長沙王吳臣的捕奴隊甚至裝備了半身胸甲!
就是那種幾乎免疫了刀劍噼砍,哪怕面對長戟、戰斧也絲毫不虛的板甲!
所以,區區幾萬套重灌步人甲,何足道哉?
因此英布在殿中思前想後,盤桓許久之後,還是決定先不反了……
畢竟榮華富貴這麼多年,消磨掉的不僅是他那顆殺伐決斷的雄心,而且也讓他變得更加惜命,但凡有一絲可能,都不會去拼個魚死網破。
不過凡事都要有兩手準備。
英布招來侍立在殿中的心腹內侍,讓他們派出信使和偵騎,前者是尋找那些在漢庭之中的朋友打聽訊息,畢竟財可通神,堆積如山的黃金砸下去,總能獲得劉邦此行的真實目的!
至於後者就更簡單了,那些人是去荊國、楚國、長沙國這三個鄰國打聽訊息,看看有沒有軍隊調動,糧草轉運的跡象。
尤其是糧草轉運!
打仗,從來都是打錢,畢竟兵家有言,凡用兵之法,馳車千駟,革車千乘,帶甲十萬,千里饋糧,則內外之費,賓客之用,膠漆之材,車甲之奉,日費千金,然後十萬之師舉矣!
所以,只要臨近的幾個諸侯國沒有大軍調動,糧草轉運的跡象,就足以證明劉邦此行並不是真的衝著他來的……
當然了,不排除會被戰略欺詐。
因此需要結合從漢庭中央得到的情報,兼聽則明!
這是英布的第一手準備,至於第二手準備,自然是集結自己的盟友,做好和劉邦魚死網破的準備!
其實他最好的盟友,就是隔壁的長沙國,畢竟他曾經的王后,是長沙王吳芮的女兒,也就是現如今長沙王吳臣的親姐姐。
只可惜當初項羽攻破九江國的速度太快了,他根本來不及帶著王后從六縣逃出去,或者說,他只能以王后一行作為誘餌,轉移追殺他的楚軍士兵的注意力,以此來逃過一死!
因此從那一天之後,他和吳芮就形同陌路,甚至於等同寇仇!
畢竟吳芮那身體本就不太好的妻子在聽聞愛女慘死的訊息之後,悲痛萬分,當場昏厥吐血連連,沒過幾年就鬱鬱而終。
英布相信,如果不是因為長沙國國力弱小,只怕吳芮早就點齊兵馬,和他以及項羽這兩個直接間接的殺女兇手死磕到底了……
所以,英布的盟友,就只能是另一邊的閩越國了。
儘管他和閩越國之間還隔著東甌國,但這正是讓他和閩越王歃血為盟,結為異姓兄弟的根本原因。
閩越國和東甌國有著同一個祖先,都是昔日越王勾踐的後裔。
當年越王勾踐六世孫無疆試圖趁火打劫,吞併楚國,自己做東南一霸的時候,被楚國一波反推,身死國滅,越國連同被越國佔據的吳國,全部成為了楚國的疆域……
不過無疆的長子玉在福建地區建立了閩越國,次子蹄在歐餘山之南,也就是浙江地區建立了東甌國。
也因此,閩越國有著東甌國的強宣稱,一直試圖編排各種理由,潑東甌國的髒水,試圖讓漢國相信,東甌國的存在就是一個錯誤,必須滅了他們……
當然了,最好讓閩越國將東甌國吞併。
只可惜閩越國的小算盤打的雖好,但劉邦,或者說劉盈並不答應,甚至一度派出使者前往訓斥。
動,則滅國!
滅的自然是閩越國!
不過閩越國雖然是漢朝的藩屬國,但其實屬於是聽調不聽宣,除了每年按時朝覲劉邦,獻上幾車閩越國的特產之外,國內的全部軍政大權,都是掌握在閩越王手中,國相、國尉全部由閩越王任命,並不是漢中央任命。
所以英布和閩越王的盟約中,就有雙方作為攻守同盟,對抗漢國中央,並且瓜分東甌國這幾條。
片刻之後,象徵著和平的鴿子,帶著戰爭的訊號盤旋而上,向著閩越國的方向振翅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