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豐城,荔枝狗肉節。

吃過一頓香噴噴的狗肉宴,戀戀不捨,因此選擇再去別處看看有沒有樂子的人群,此時開始狼奔豕突,數不清的人如沒頭蒼蠅般到處亂跑。

無他,下雨了。

六月的天小孩的臉,說變就變,半刻鐘前還豔陽高照,結果幾朵烏雲飄來,瞬間就暴雨傾盆,瓢潑而下了。

不過夏天的雨,來的快,去的也快,很多人剛剛被淋成落湯雞,雨就停了……

劉盈站在一處四層樓高的閣樓上,看著下方罵罵咧咧的人群,臉上浮現出一種損失了幾百萬的神情。

雨傘!

他居然忘了還有這種可以人手一把,既可以非常有實用性的用來擋雨,又可以用來裝逼的好東西!

嗯,實用性自然不用多說,不過他並不打算靠著做雨傘賺錢。

畢竟雨傘這種東西其實沒什麼技術含量,在沒有大工業生產之前,屬於是賣的便宜了不賺錢,賣的貴了人家就自己做了。

所以,面向大眾的雨傘,最賺錢的地方是售賣做傘用的紙張和桐油。

因此劉盈在意的,則是裝逼屬性。

後世的商業行為告訴他,雨傘這種看上去不太高大上的東西,也是能夠當成奢侈品售賣的!

尤其是那種製作精料,用料考究的中式雨傘!

到時候找幾個好一點的畫師繪製幾張海報貼遍大街小巷,先把噱頭搞出來!

比如小巷、細雨、撐傘的姑娘、迎面走來的郎官……

再比如暴雨、渡口、遊學計程車子、前來報恩的蛇妖……

氛圍感有了,銷量自然就有了。

劉盈看了一眼街面上穿著豔麗,但淋雨之後有些狼狽的豪門貴女,覺得她們將是最完美的韭菜。

雨天擋雨,晴天遮陽。

重要的是朱門酒肉臭之下,她們買來的幾千上萬錢一把的遮陽傘和她們穿的衣裙一樣,最多隻能穿兩次,當第三次亮相的時候,就會被認為不體面,被排擠出這一圈子……

劉盈嘴角微揚,思維發散到了他種植在嶺南的橡膠林。

雨衣,這才是他接下來賺錢的重點。

事實上,世界上最早的雨衣,就是法國人弗朗索瓦·弗雷諾在1747年,把布衣泡在橡膠樹上割下來的沒有硫化過的橡膠原液中所做成的。

可以說,這是橡膠在歷史上最早的實用案例之一。

如今隨著水泥的推廣,至少通向很多郡縣的道路都不再是從前的夯土路面,而是用不懼雨水的硬質路面。

因此制約人們出行的,其實就是像剛才那樣突如其來的暴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