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因此,讓他們主動外出漢國打工,就是一種幾乎不可能的事情了。

但如果換個角度來解決這個問題呢?

比如此時遍體綾羅,手中捧著精美玻璃器,身前擺放著雙倍糖水罐頭的棘人首領,他們最不缺的是人,最缺的,則是和漢商交易的五銖錢!

因此,在蒯徹的不懈努力下,鵝城、呸,滇國已經有了不少棘人部族,將內部多餘的人口販賣給大漢,修鐵路,賺五銖錢!

………………………………

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

這是劉盈對於陰山的第一印象,而山勢連綿、層巒疊嶂、風景壯觀、懸崖峭壁,這是劉盈對於陰山的第二個印象。

不過他此刻行走的道路,已經是重新平整過的水泥路,道路近乎筆直的從九原城向北,沿著河谷,直通大山另一邊的谷地,稒陽城(固原縣)。

這裡曾經是魏國的一塊飛地,稒陽城也建立在魏惠王時期,只不過後來就成了秦國的土地,直到現如今被劉盈從匈奴人手中成功收復。

稒陽城,位於陰山北麓,是舊趙長城的一個重要支點,如今也已經重新修整,建立起了烽燧和永久的城防工事。

而在城南,則是一片熱火朝天的工地。

這裡,是劉盈當做試點的一個地方。

嗯,也就是用蒸汽機代替水利器械,為工坊和礦區提供動力。

畢竟這裡本來就有不少的煤炭礦藏,而且靠近南邊的淺層煤區,相比較起來引水修渠,加高水壩來為水利器械提供動力,燒煤的蒸汽機價效比更高。

因此,當劉盈到來的時候,耳邊充斥著機器的轟鳴聲,而遠處那些燒製磚頭的輪窯,也噴吐著極具工業風格的濃濃黑煙。

雖然湛藍的天空不再,但這卻是人類之美,是工業之美!

“礦車過來咯,當心……”

在一連串由遠及近的呼喊聲中,劉盈看到的是一輛滿載著礦石的礦車飛馳而來,向著遠處的裝卸去風馳電掣而去。

而礦車駛過的地方,下面正是劉盈作為試點的窄軌軌道。

嗯,木製。

後世裡盛傳的秦國‘車同軌’,也就是秦國的車是跑在軌道上的謠言,大體指的就是這種在礦區鋪設的窄軌軌道。

至於那張沒頭沒腦的圖片,其實是羅馬尼亞的一座金礦遺址,上面的車輛和軌道,都是金礦採礦用的交通工具。

而此刻那些大聲嚷嚷著工作的熱火朝天的工人,也大多不是漢人,這一點從他們的口音就可以很輕鬆判斷的出來。

他們中的相當一部分,都是棘人、夜郎人,以及越人。

嗯,奴隸。

&nbsp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