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七章 劉盈:日啖荔枝三百顆!(第1/2頁)
章節報錯
湟溪關下,投降的南越士兵分成兩隊,正在接受不同的命運。
那些在秦國年間被徵發前往嶺南的秦人戍卒,只要漢軍攻城的時候沒做過多抵抗,一律得到赦免,等到戰後可以自行選擇返回北方老家,亦或是繼續留在南海三郡。
畢竟這些是自己人,語言相通、血脈相近,屬於是打斷骨頭連著筋的異姓兄弟,放他們一馬自然無不可。
至於那些越人就沒有那麼好命了,一律被剃光頭髮,在臉上顯眼處打上烙印,發往豫章郡的礦場和農莊充當勞動力。
而在另一邊,韓信擂鼓聚將,正在安排著軍中各部的行進順序。
他並不打算再在這裡過多停留,如今天氣一天比一天熱,對於北方來計程車兵來說,身披重甲作戰無疑是一場煎熬,所以早打完,早輕鬆。
而且從軍中斥候傳來的情報裡,南越國的軍隊已經集結完畢,桂林、象郡,以及更遠處的越人軍隊也趕來了番禺縣,此時決戰,符合他畢其功於一役的想法。
最重要的是,如今漢軍一路摧城拔寨,戰無不勝,再加上又匯合了長沙國的軍隊,正是士氣高昂的時刻,反觀對面,雖然同樣大軍集結,但接連戰敗,北方的關隘一一丟失,此消彼長之下,戰機自然不容錯過!
而把事情都甩給別人去做了之後,劉盈變得無所事事起來,他到處轉了一會,找了一個竹筐向關隘旁邊的山包上走去。
那裡古木參天,鬱鬱蔥蔥之中卻隱約可見紅彤彤一片。
荔枝。
這年節可沒有航空速運,嶺南產的新鮮荔枝在關中是絕對吃不到的,所以劉盈揹著竹筐,化身採荔枝的小男孩,蹦蹦跳跳奔向遠處的荔枝樹。
安卓蘋果均可。】
嗯,‘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中所描述的荔枝,並不是兩廣的荔枝,而是四川產的荔枝。
只不過現在這個時間點上,荔枝還沒有向北傳播,直到漢武帝攻滅南越國之後,這種和香蕉、龍眼、菠蘿並稱的南國四大果品,才開始向北方傳播。
第一站,自然是作為皇家園林,供漢武帝享受,所以收集天下奇花異草、珍禽異獸的上林苑。
司馬相如的《上林賦》中寫道:於是乎盧桔夏熟,黃甘橙楱,枇杷橪柿,亭柰厚朴,梬棗楊梅,櫻桃蒲陶,隱夫薁棣,答遝離支,羅乎後宮。
離支,就是荔枝。
劉盈當年和南越國第一次通商的時候,就特意讓人在郊外蹲守,收集了不少自然成熟的荔枝,然後取出果核送往蜀郡分批栽種。
只是這種方式種出來的荔枝樹,大約需要十年左右才能開花結果,所以劉盈雖然種了超過十萬顆的荔枝樹,卻始終沒有吃上一顆新鮮的荔枝。
不過也快了,大約再有個兩三年的時間,一騎紅塵妃子笑的典故就會出現在如今的長安城。
冰鮮荔枝,一斤九十八,稱重的時候不準把葉子摘了……劉盈嘴裡含著一顆荔枝,眉眼彎彎,暢想著自己數錢數到手抽筋的日子。
“甜!”
“我宣佈,這座山頭的荔枝被我承包了!”
劉盈張開雙臂,毫不顧忌身後侍從的忍俊不禁,繞著幾顆荔枝樹轉了兩圈。
他這次南下,不僅帶上了不少大漢公學的優異畢業生,而且還調集了百多個技藝嫻熟的工匠,為的就是在南疆復刻一波北方的工業作坊。
如今豫章郡的鐵礦和煤礦都已經找到了,那麼只要有足夠的礦工,相關的冶鐵工坊很快就能建立起來。
不過這裡的媒鐵商社在劉盈的規劃中,主要生產的是民用產品,比如鐵皮。
這是用來製作罐頭的原料。
北方因為就近生產,就近銷售,生產的罐頭多采用玻璃瓶來灌裝,而南海三郡在劉盈的未來規劃中,前期的主要賺錢支柱一是海產品,第二就是水果。
在這個年月,這兩種產品都是沒什麼本錢,俯拾皆是的東西。
至於銷售的物件,除了長安城中那些吃稀罕的中產階級,最大的商單來源就是北方各地的駐軍。
畢竟這時候的軍隊更加類似於公民兵,不同於宋朝和明朝的奴隸兵,無論是士兵還是軍官都需要發放軍餉,日常還有酒有肉。
不僅如此,漢軍家屬的部分夥食也由政府包辦。
比如居延漢簡裡,就記錄著一個叫做‘富風’的男子,崗位是執胡燧卒,他的妻子名叫做‘君以’,28歲,是兩個孩子的媽……
君以每個月可以免費獲得的口糧為二石一斗六升,兩個女兒則分別是一石六斗六升和一石一斗六升,另外,每月還有三升鹽的配給。
嗯,居延漢簡記錄的並不是規定,而是發放物資的記錄,類似於賬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