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四章 劉盈:南蠻入侵!(第1/3頁)
章節報錯
在原地逗留了一會,當馬匹吃飽喝足之後,灌嬰翻身上馬,繼續向東出發。
他今天要先去番陽縣看一看,休息一晚後,再去更東邊的德興縣。
德興縣,是灌嬰此次視察的重點。
兩天前德興縣縣令來報,說是已經在當地挖到了劉盈所說的煤礦,而且儲量和質量都很不錯!
豫章郡地處江南,和長安城的直線距離超過兩千裡,從關中運送水泥鐵器到這裡的運費太高,尤其是水泥,這一路山水迢迢,很容易受潮板結。
所以,要想讓豫章郡真的成為‘控蠻荊而引甌越’的存在,水泥和鐵器就必須要自給自足。
在劉盈給出的前期規劃中,豫章郡要立足於現有的幾個縣展開發展,比如從廬陵縣挖鐵礦石,順贛水運往南昌城,然後就地冶煉成鋼鐵,鑄造合適的工具器械,以及充實南昌城的武庫,以備戰時使用。
嗯,南昌城南的煤田已經找到了,所以並不缺少冶煉金屬的燃料。
而灌嬰要去的德興縣,在後世有一個響亮的名號。
景德鎮。
那裡挖出的煤田,自然是用來燒製瓷器使用的。
後世的景德鎮有瓷都之名,而南昌城,準確的說是現在的豫章郡,從一開始的時候就欠下了大量的外債,每年需要拿出相當一筆的收益支付債券的利息,然後再透過二次發行的債券來完成進一步的開發。
如此,形成良性迴圈。
德興縣的瓷窯的建設,是灌嬰工作的一個重點。
而灌嬰的另一個重點,就是位於豫章郡北大門的九江縣。
九江,意為眾水彙集的地方,有贛水、鄱水、餘水、修水、淦水、盱水、蜀水、南水、彭水流經境內。
而大名鼎鼎的廬山雲霧茶,就是九江縣的特產。
當然了,現如今的廬山還遍地蠻荒,雜草叢生,茶園的規模很小,不過灌嬰很有信心,三五年之內就可以看到漫山遍野的茶樹。
這,也是他第一站就要前往番陽縣的緣故。
人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番陽縣的百姓之前最大的營生手段,就是馴養越人奴隸,或為自己勞作,或賣到別的地方去換取錢財布帛。
反正,他們大多是吳國公族的後裔,和越人是世仇,調教起越人來沒有心理壓力,且手段繁多高效。
也因此,梅鋗等人抓到的野人大多先送到這裡,讓吳人馴服一段時間,消除野性後再送往豫章郡內的農莊、茶園,以及礦場。
天色漸暮的時候,灌嬰一行直入番陽縣,疾馳向縣衙而去。
這裡在春秋戰國時期屬於楚國,為番邑,後來吳芮在時又以此為據點,招兵買馬對抗秦國,所以這裡的縣衙高大宏偉,是吳芮按照昔日吳國王宮的樣式擴建而成。
只不過現在番陽縣成為了漢帝國的一個縣,只是將些許違制的裝飾拆除,其餘就懶得拆了,依然保留了下來。
畢竟有些時候的拆拆裝裝,除了讓gdp好看一點,於國於民都沒有半點好處。
當灌嬰走入館驛的時候,發現不止他一個來了,九江縣令清陽候王吸、德興縣令廣平候薛鷗早就已經到了。
灌嬰雖然是他們兩個的上級,且食邑要比他們多,但卻不敢過於託大,滿臉微笑的迎了上去。
嗯,這兩個人都是豐邑人,屬於是劉邦的老部下兼玩伴。
劉邦當泗水亭長的時候他們兩個是泗水亭卒,後來劉邦上芒碭山落草為寇的時候,他們兩個也拋家舍業的跟著劉邦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