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三章 詩仙劉盈……(第1/2頁)
章節報錯
漢十年春三月,豫章郡,南昌城東,鄱陽湖。
其實這時候的鄱陽湖名為彭蠡澤,面積也沒有後世的鄱陽湖那麼大,這是因為可以充分調蓄洪水的雲夢澤還在,江水氾濫之時,並不會沿著贛水倒灌,使得彭蠡澤迅速的越過嬰子口向東南方的梟陽平原擴充套件。
但劉盈本著總該留下些痕跡的想法,直接大筆一揮,將彭蠡澤南邊的一連串大小湖泊沼澤圈在一起,命名為了鄱陽湖。
而現如今的豫章郡,其實是劉邦從原本的廬江郡裡切割出來的一個新的郡,和原本的廬江郡之間的界限為向東奔流的江水。
豫章郡名義上轄18個縣,郡治所就在正在建設中的南昌縣。
嗯,之所以是名義上,是因為除了原本就有的番陽縣(江西上饒市)、廬陵縣(吉安市),和作為郡治所的南昌縣,以及南昌縣北邊的九江縣、東邊的德興縣(景德鎮),剩下的那些縣都還是空架子,只有一個縣名寫在輿圖上。
而廬江郡的切割,正是劉邦受到了劉盈建立南昌城的啟發,為了更好的“控蠻荊而引甌越”,抵禦長沙王吳芮鼓吹的“南越國***”……
同時,也是對於淮南王英布,以及長沙王吳芮的一次試探。
對於英布來說,北邊有荊國、楚國這兩個心腹大患,本就已經亞歷山大了,如今後背再多一個由朝廷控制的豫章郡,正好湊齊三座大山……
至於長沙王吳芮……
嗯,豫章郡的大部分土地都是他的封地,只不過是畫在地圖上的那種,憑藉著長沙國的國力和軍隊實力,充其量只能維持番陽縣不被越人攻佔,並不足以征服周圍大大小小的越人部落和部族聯盟。
最關鍵的是,吳芮之前為了勸說劉邦出兵幫他拿下南越王趙佗,極力鼓吹南越國的實力,趙佗掌握的軍隊數目從原本的十多萬,一路飆升到了百萬之巨……
所以,漢帝國中央在這裡建立一座軍區制的豫章郡,吳芮屬於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了。
也因此,劉邦為了表示自己對於南越國隨時北伐中原的擔憂,派出了一員大將親自坐鎮新成立的豫章郡。
王之羽翼、御史大夫、豫章郡守、穎陰候灌嬰。@*~~
當然了,灌嬰這個御史大夫只是掛了個名,真正的御史大夫還是周苛,就如同漢帝國有左丞相、右丞相,但真正的丞相卻是蕭何一樣。
此刻,灌嬰率領著百餘騎從遠處的塗道上疾馳而來,駐馬湖邊,下令將馬匹牽到一旁飲馬餵食,自己則捧著清澈無比的湖水洗了把臉,站起身眺望著遠處的湖光山色,輕聲吟誦:
“風回雲斷兮雨初晴,返照湖邊兮暖復明……”
在他身邊,一個留著八字鬍,面容剽悍的男子豎起拇指,奉承著說道:“好詩、好詩,御史大夫文武雙全,文武雙全吶!”
此人名為周灶,是劉邦遭到雍齒背刺,失去豐邑投奔了楚王景駒,聯兵攻下碭縣後收編的一名秦卒。
之後周灶在劉邦身邊擔任名為“連敖”的儲備幹部,一路滅秦、入漢中、還定三秦、東出攻打項羽,在垓下之戰擔任長鈹都尉,指揮長槍兵跟在樊會之後攻入楚軍大營,受爵隆慮侯,此刻擔任的是豫章郡郡丞兼南昌縣縣令。
嗯,他是劉盈點兵點將點出來的,在原有的歷史中,他曾經領兵攻打南越國,但時逢酷暑天熱,再加上軍隊感染疫病,最終無功而返。
所以,劉盈提前讓周灶來豫章郡適應一下,好應付將來的宿命對決……
只是聽到周灶的吹捧,灌嬰輕輕搖了搖頭,擺擺手笑著說道:
“不敢當,不敢當,此乃太子殿下所吟誦的詩句,我不過是隨口一說罷了……”
“嗯,你別不信,我那裡有尚賢堂刊印的典藏版詩集,上面收錄了太子殿下寫的百餘首詩賦,可謂是篇篇經典,讓人嘆為。
觀止!我覺得,即便是起屈原大夫於九泉之下,也必然會自嘆不如……”
“太子殿下允文允武,真乃我漢家之福!”周灶臉不紅心不虛的轉過話鋒,雙手抱拳遙向長安城的方向晃動了兩下,接著問道:“不知詩集何在?可否借某一觀?”
灌嬰並沒有因為他的拍馬屁行為而有絲毫鄙夷,畢竟他和周灶同屬於劉邦的心腹,且年富力強,所以口頭上吹捧一下未來的老闆是很正常的。
只不過在灌嬰正準備說些什麼的時候,遠處突然傳出的動靜,讓他和周灶不約而同的上前兩步,踩在湖邊土丘上極目遠眺。
只見靠近湖水左側的岸邊,一條船首固定著床弩的大船飛速前行,距離船頭大約七八丈的地方,水花四濺,波浪翻湧,似乎水下有一條不斷劇烈翻滾的蛟龍。
灌嬰和周灶相視一笑,心中的擔憂焦慮消失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