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問題的關鍵是,這是一條東流不返的強大洋流,可以稱得上單程船票。

畢竟從北美西海岸返回,當走阿拉斯加的北線返回時,就要面對海霧和冰山的阻擋,和送死沒區別,比如當年的本子偷襲珍珠港,就是北太平洋風浪太大霧太大走不了商船。

而走北赤道洋流返回,一路更為遙遠且幾乎無陸地依託。

所以在探索新大陸這一點上,相比於亞洲而言,歐洲有著得天獨厚的條件。

三角貿易每個航線都是順風,都能盈利,最重要的是受限於水源和氣候的因素,美洲農業的精華都在東海岸……

劉盈在沉默中微微搖頭,不過旋即驕傲的昂起了頭。

他,可是一個有系統的藍人!

農業時代不好拓荒新大陸以及澳洲,但他手裡的地圖上,標記著當地的一些礦藏的位置,尤其是金礦。

這樣,就可以透過淘金熱的方式建立殖民據點,從另一個人口大國以及歷史悠久的人口輸出洲去轉運人口,完成先期的開發和拓荒工作。

然後,人滾地留!

至於顏色汙染的問題其實並不用擔心。

養過貓貓狗狗的人都知道,要想讓寵物活得長久不生病,而且不至於一窩又一窩的繁殖,拖垮自己的精力和金錢,對寵物進行閹割就是很有必要的。

而根據研究表明,無論是人或者動物,體發育和性發育反相關,也就說閹割的越早,體型越大,幹活的效率就越高。

這也是古代皇宮使用閹人多過於宮女的原因。

所以,只需要一個簡單的小手術就可以了。

這,可都是為了他們好!

而在此之前,需要先在橫渡東海的過程中積累足夠多經驗豐富船長和水手,以及加速鯨島的建設,爭取早日拓張到島嶼的東邊,在那裡修建海港,這樣就可以直接在那裡籌集諸如糧食在內的物資用以支撐遠洋航行。

嗯,之所以前往新大陸需要遠洋航行而不是摸著海岸線走,主要是兩點之間直線最短。

當航行的時間以月為單位進行計算的話,水手的心態很容易崩潰。

即便是到了大航海時代,照樣有不少心態崩了的船員要求投票,放棄繼續航行,把船長扔到海里喂鯊魚,然後駕船到最近的一個港口,將船隻和貨物賣了分錢,最後散夥各奔東西……

至於鄭和下西洋,主要是因為那是一條大家跑了上千年的航道,到處都是停泊點。

而大明官兵有錢,上岸之後可以隨便找個地方洩洩火來平緩焦慮。

嗯,只是注意不要一時昏了頭叫上鄭和同去……

這樣,你這輩子也不用再去了。

………………………………

桂宮北,靠近武庫的地方。

即便此刻天上依然在飄蕩著零零星星的小雪,可這裡依然是人山人海,排著一眼望不到頭的長隊。

人群中,一個頭戴氈帽,身穿狐皮大氅的矮墩墩的身影,不時將腦袋從隊伍中探出,向前方東張西望,口中都都囔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