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大膽的想法!(第1/2頁)
章節報錯
隨後,看了一陣下來,莫宇對水果店的盈利模式有了一個直觀的認識。
說到底,其實就是去水果批發市場進行低價批發,然後拉到店裡面來後加價售出。
賺的就是中間這個差價。
當然,這是小型、單一水果店的做法。
眼下賓果紛紛就是這種模式。
簡單是真簡單,不過話雖這麼說,但裡面其實也有不少門道。
就像這個什麼所謂的批發價,其實就不是統一的。
因為有個砍價的程式嘛,有些人砍的好,拿的價就有可能更便宜。
還有拿貨的數量多少,也直接影響到批發價。
而零售價就更難說了,有高有低,例如新鮮的,價格肯定就定的高,處理庫存的時候,價格自然就是促銷價。
總結來說,水果這個行業的批發價、零售價都是一個可以調整的參考價格,並不是有一個固定的特定價格。
真遇上行情不好的時候,又急著清理庫存的話,那零售價甚至還能比批發價更低!
而除了從水果批發市場去進貨外,還有直接對接果農、水果基地等途徑,這種的拿貨價更低,刨去了中間商,利潤自然也就更大了。
當然,這就是大型水果連鎖店的事了,普通小型水果店老闆一來沒渠道,二來也不會這樣去折騰,水果的運輸、儲存保鮮等等,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真要把這些算進去,他們到頭來還會得不償失。
隨著莫宇對水果這個行業瞭解的越多後,越感覺到有點意思,這個價格模式與之前他所接觸的那些完全不一樣。
門路還挺多!
不過莫宇暫時懶得去考慮那麼多,踏踏實實走批發商渠道進貨就成。
目前賓果紛紛也有穩定的水果供應商,暫時完全夠用,用不著在這方面浪費去精力了。
隨後,莫宇又看了看賬單。
賓果紛紛之前一個月,總營業收入是十二萬出頭,平均下來每天大概是四千多元的銷售收入。
毛利的話,是三萬八千,毛利率差不多是31%左右。
值得一提的是,毛利並不代表純利潤。
毛利=收入成本,也就是水果的銷售收入水果的進價。
純利=收入成本費用,這個費用包含了店鋪租金、人工成本、水電等等各方面的開銷。
所以,扣掉了費用後,這個純利其實就不多了。
“租金倒是沒有,而目前員工費用一共是8200元,再把其它如電費之類的成本算進去,一月固定開銷在8500元上下,這樣算下來,一個月的純利大概是2萬9千5,不到三萬。”
竟然才賺這麼點!
好吧,莫宇抿了抿嘴,這個結果倒是有點出乎了他的預料。
要知道賓果紛紛的規模可不小,近百平方,不是那種十幾二十平方的小店面。
水果種類多又齊,結果一月下來賺了不到三萬!
得虧是自有產權,要不然這個利潤還會更低!
莫宇忍不住感嘆了一番。
其實說實話,一月近三萬,一年近三十六萬的純利,已經相當不錯了。
只是莫宇現在的眼光變的越來越高了罷了。
“這水果生意就是小本買賣無疑了啊...”莫宇嘆了口氣。
認真想想,他倒也能夠理解。
水果有時效性,一些新鮮程度不好的,就得降價、甚至是虧本往外賣。
所以說到底,水果真正產生利潤的,是前面最新鮮、售價最高時出售的那30%。
後面都是薄利、甚至是沒有利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