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說著,指了指架子上的棉襖。

徐容瞥了一眼,輕輕抿了抿嘴唇,打鼻子裡發出一聲低低的“嗯”聲。

他下水之前已經想到了,可那會兒以為的卻是以自己的體格,咬咬牙就挺過去了,只是沒想到才拍一半人差點給凍僵了。

穿著跟冰塊一樣的衣服又拍了大半個鐘頭,到了晚上,徐容也跟著感冒了,並且隨之的,還起了高燒。

大概因為劇組早有預料,備了不少感冒藥和酒。

酒是用來暖身子的,戲服薄,根本不抗凍,演員們只能拍一會兒喝口酒,拍一會兒再喝口酒。

朱亞文酒量好,能喝,可是也禁不住這麼個喝法,拍著拍著,忽地身子一晃,軟在了地上。

徐容雖然同樣凍的直打哆嗦,可是並沒有喝酒,並不是因為他不能喝,而是酒這玩意太影響發揮了,他酒量一般,兩杯下肚,面部肌肉就開始逐漸失控,朱傳文不是朱傳武,這個角色不允許失控。

休息的時候,宋嘉見徐容在兩個位置走來走去,口中說著詞,應是一個人琢磨著對戲時應該有的反應,問道:“傳文哥,你沒帶助理嗎?”

徐容如今雖是男二,可是卻沒《新上海灘》拍攝期間專人負責搭詞、走位置的待遇,因此每一場戲,他不得不多花點功夫準備。

徐容聞言,笑了一下,也沒把真實情況告訴她,而是道:“不習慣,我感覺自己琢磨會把角色吃的更透一點。”

宋嘉聞言不由地愣了下,她還是第一次聽到這種說法,只不過因為她感覺徐容的業務能力比自己強一些,本能便沒去質疑,而是思考這種辦法的可行性。

徐容也沒在意,仍自己來回琢磨,可是過了一會兒,轉頭一瞧,見宋嘉面露思考之色,心裡不由“咯噔”了一下,剛才他那麼說純粹打臉充胖子,信口胡謅,可是怎麼瞧著宋嘉還真有點信的意思?

於是趕忙岔開了話題,問道:“你是上戲畢業的?”

雖然徐容自己出身北電,但他沒有大多數同學那般聽了上戲中戲就直撇嘴的的想法,上戲他了解的不多,但是中戲因為同在京城,接觸的相對多一些,跟自家學校對比還是比較明顯的。

比如自家學校幾乎所有的專業要學視聽語言、劇本寫作之類的課程,而中戲大部分專業都有表演課,包括編導這些專業,一天天的反正就是排戲排戲排戲。

很有意思也相當明顯的一個區別。

而同樣的表演專業的學生,到了鏡頭前更明顯,北電的好看,而中戲的基本功普遍會好那麼一丟丟。

當然,也不乏一些異類,比如中戲出來個傻白甜,或者北電出了個能打的,也不是奇怪的事兒,但從表演專業應屆畢業生的普遍水準而言,中戲確實比北電強那麼一丁點。

上戲跟中戲大抵差不多。

究其原因,還是因為學校本身的歷史傳統,導致了側重點不同,一個是側重於電影人才,校訓都說的明明白白,薪火相傳,直白點就是拍大片當大師賺大錢,一個則是比較注重舞臺基本功,給各大劇院劇團輸送新鮮血液。

“嗯,是,你呢?”

“北電的。”

“呦,看不出來啊”,宋嘉眨了眨眼睛,因為當著徐容的面,她也沒好表現出對北電演員的蔑視,只是笑著問道:“看你年齡不大吧”

“嗯,大二了。”

“大...二”?宋嘉嘴巴微張,她既沒從徐容的面相上瞧出他是大二的學生,也沒從他的業務能力上看出他可能還不到二十,好一會兒才苦笑道:“我的天,你才大二就這麼拼,而且業務能力還這麼好,是不給我們留活路吧?”

徐容笑了笑,道:“你不也一樣?”

宋嘉白了他一眼,道:“能一樣嗎?你們男演員三十歲事業才剛起步,可是我們女的三十五歲基本上就成黃花菜了。”

徐容對這點並不否認,但卻覺得宋嘉的話在一定程度上還是有失偏頗的。

演員是個競爭相當激烈的行業,無論生旦淨末丑。

但其中又有著明顯的區別,隨著化妝技術、面板保養科學的健全,男性演員所能承擔的角色年齡區間跨度越來越大,這對上了年紀的演員是福音,他們甚至可以從角色的青年演到暮年。

並且近幾年這種情形有點愈演愈烈的趨勢。

可是老演員這種吃法對年輕演員而言卻是極不友好,因為年紀大的,普遍業務能力線上,不僅把自己的飯吃了,連鍋裡的也不給年輕人留半點。

陳保國前兩年還演年輕小夥呢。

與之相反的是女演員,吃的就是一碗青春飯,過了三十五,立刻就走下坡路,哪怕保養的再好,可是眼睛卻不會騙人的。

當然也有一些女演員年輕時得了青春的福利,而在韶華逝去之後,仍死死地不願放手,想要搶佔本屬於下一茬年輕人的利益,那種只會被慣性活活碾死,市場就是如此,既然當年送走了前輩,同樣也得做好到了時候被後輩送走的覺悟。

端起碗吃飯,放下碗砸鍋,吃相也太難看了。

相比之下,女演員前期更容易些,而到了後期,男演員如果演技磨練出來了,走的會更順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