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唔。」

漆黑的房間當中,熟睡中的劉合平陡然從夢中驚醒,望著窗戶的方向依舊一片昏沉,他才意識到自己只是做了個夢,長長地吁了一口氣後渾身緊繃的肌肉緩緩放鬆。

又在床上躺了片刻,他伸手拿起床頭櫃上的手機瞧了一眼。

四點三刻。

再次閉上眼睛,他卻無論如何也難以入眠,劇組內近一月的紛紛擾擾如同拍攝的素材一般,止不住地浮現在他眼前。

劇組內的大事小情他都看在眼裡,但他並沒有過多幹預,一來領袖曾說黨內無黨是帝王思想,其次,他不擅長處理這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因此只要還能維持,他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近百人天天吃住都在一起,而且還要分工合作、齊心協力完成同一個目標,磕磕碰碰總是在所難免。

一如他對於孔大頭的風格存在並保留的疑慮。

他並非不認可孔大頭的專業能力,孔大頭的執導水平在業內堪稱頂尖,色彩、構圖、光影的運用都可謂登峰造極,但鏡頭語言的運用總給他一種差強人意之感。

《北平》是他潛心三年創作的作品,每一個情節他都查閱了兩岸三地的大量資料,每一個情景他腦海當中都有隱約的影像。

孔大頭基本能夠達到他的要求。

但也僅此而已。

他不禁想起了電視劇《人間正道是滄桑》的楊立仁在***戰敗之後乘輪渡前往臺省的情景。

楊立仁胸懷一腔熱血和救國之志,奈何大廈將傾,他的努力不過徒增歷史洪流之下小人物的悲涼。

張黎在拍攝楊立仁前往臺灣時用了一個很奇特的鏡頭。

昏暗低沉的天空下,輪船的汽笛轟鳴,楊立仁身著軍裝立在船頭,扶著船舷,軍大衣的衣襬隨風獵獵作響。

沒有任何語言、動作甚至話外音,張黎透過仰角鏡頭,只捕捉了獵獵作響的衣襬和昏暗低沉的天空,歷史的厚重、蒼涼之感便撲面而來。

此類情感,編劇能夠透過或華麗或樸素的辭藻描繪,但導演想原原本本的傳遞給觀眾,就是一項高難度的技術活。

如果執導是一場考試,以《人間正道是滄桑》來論,張黎考了100分,以目前已經拍攝的《北平》來論,孔生也考了100分。

但張黎考100分,是因為考卷總分只有100分。

劉合平不由想起了馬上就要進組的徐容,業內盛傳「徐容監製」會提升影視作品的整體水準,作為從業者,他其實十分清楚,那不過是以訛傳訛,徐容其實什麼也改變不了。

以表演而論,徐容是專家,但若論執導水平,大概給孔大頭提鞋都不配。

但他仍期待徐容的到來。

徐容不僅僅是《北平》的主演、實際投資人,更是整個製作團隊的核心紐帶。

況且人的名、樹的影,徐容在業內的聲名,應當能鎮住平日裡不太好約束的刺頭。

「卡察。」

劉合平開啟了床頭燈,拿起了床頭的一側《明實錄》,《北平》製作完成之後,他就會著手寫一個新劇本。

《大明王朝1587》。

和《大明王朝1566》不同,新劇本的主人公將從嘉靖和海瑞轉移到張居正和海瑞身上,重點描寫「站在山頂和山腳互望的兩人」的故事。

「卡察。」

酒店的隔音不太好,劉和平房間的燈剛開啟,隔壁的孔生立刻就有所察覺,他甚至知道,劉合平已經形成了每天凌晨五點起床的習慣。

「嘩啦啦。」

果不其然,又過了大概五分鐘左右,隔壁隱約傳來了馬桶沖水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