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明站在陽臺目送著徐容上了停在院裡的車,可是等了一會兒,他發現車子仍然停在原地未曾動彈。

他沒開過馬自達,但是坐過幾次徐容的車,知道每次他發動之後,都要等二十秒左右才會起步。

可是站在陽臺等了約摸兩分鐘,他才意識到不對。

徐容仍然沒有開車離開。

他返回客廳拿來了手機,正要打電話問問他是不是車子出了什麼問題,卻遠遠地望見徐容將車窗開啟了點,但又沒有完全開啟。

而車子依舊停在原地,沒有半點離去的打算。

任明忽地停下了打電話的動作,眼前的這一幕,讓他有種似曾相識的感覺,有時候下了班,他也會將車停在地下車庫,在車裡坐一會兒。

並非討厭回家面對妻子、孩子,就是想安安靜靜的,暫時的把家庭、工作放在一邊,安靜的休息一會兒。

盡然話劇圈和影視圈重合並不多,但是兩個行當往日交集也不算少,徐容的身價,他多多少少的能猜到一些。

他本來以為已經實現了財富自由的徐容應該沒有多少煩惱,但眼下來看,似乎並不是那麼回事。

俯瞰著那輛停在路邊一動不動的馬自達,任明無聲地笑了,輕聲感嘆道:“家家都有本難唸的經啊。”

此時,他突然有點理解這個過去一直不太能夠理解,並且看上去八面玲瓏、樣樣都行的年輕人了。

徐容能取得今天的成就,得益於他獨特的成長環境。

艱苦的生活經歷逼著他更早的學會人情世故、學會了取捨、學會了妥協,而正是因為過早的學會了這些需要經過摔打才能領悟的道理,也導致了他比同齡人跑的更快、站的更高、走的更遠。

作為頭雁,所承受的阻力往往也是最大的。

在一個班級當中,壓力最大的絕不是最後一名,而是第一名。

因為他考第一所有人都覺得理所當然,而一旦考了第三甚至第二,班主任立刻就會認為他的思想出了問題,需要談話、需要家訪甚至心理輔導。

第二、第三真的很差嗎?

至少相對對第一是如此。

一如去年熱播的《永不磨滅的番號》,收視口碑雙豐收,也一舉捧紅了多位過去在影視圈沒任何名氣的演員,可是唯獨沒人提及徐容。

他的名字出現最多的,大抵是以“由徐容領銜主演的《永不磨滅的番號》”的形式介紹《番號》這部戲時。

似乎《番號》取得年度收視前三的收視率是理所當然。

理所當然的無論觀眾、媒體都下意識地忽略了徐容付出的努力。

而這幾年來,徐容拿下了太多太多的“第一”,在學校、劇院、影視圈,他都是別人追趕、比較、挑戰的物件。

這些“第一”無形之中也給了他巨大的壓力。

人生活在由一個個個體編織的社會網路當中,再強大的心理素質也不能完全忽略他人的看法。

更重要的是,他為了維持他的商業價值,即使再苦再累,也必須咬牙堅持維持那些“第一”。

任明估摸著,以徐容的聰明,他不會不懂這個道理。

但他沒有選擇。

一個人一旦開始走下坡路,是很難剎住腳步的,唯一的辦法,就是一直往上走。

徐容並沒有留意到任明的注視,在準備啟動車子回家之前,他突然意識到了一個極為嚴重的問題。

他距離“s”的綜合評價,還差376點的經驗值!

這是一個他過去並未在意,可是細思極恐的細節。

在早期,376點的經驗值真的不算多,指不定拍兩部戲就能漲上來,他還記得當初剛入行那會兒,經驗值簡直蹭蹭的往上漲,每天看著經驗值增加好幾點,很難沒有幹勁。

但如今拍一部戲,能夠獲取的經驗值基本上都在10點以內,而376點經驗值,意味著他至少要拍40部戲,以他如今每年兩部戲的產量來算,大概需要二十年。

如果每年接更多的戲也不是不行,但是沒時間準備的情況下,不說演砸了對於自身口碑的損傷,他可不信表情包似的表演真的對獲取經驗值有什麼幫助。

而根據他過往的經驗,系統的評價越高,獲取經驗值的難度就越大,他毫不懷疑等綜合評價上升至“s”後,拍一部戲能夠獲取的經驗值會降低至5點甚至更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