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年在村裡過春節,每逢大年初一,大約凌晨三四點鐘,徐容就會被連綿不絕的炮仗聲炸醒。

早些年小的時候,他還憧憬著過年,哪怕外頭黑咕隆咚的,聽到鄰居放炮,他立刻就會打床上爬起來,聞著空氣中淡淡的硫磺味,挨家挨戶的去拜年。

當然,更重要的目的是拾沒有炸的啞炮,等湊夠一兜,將啞炮掰開把其中的火藥倒出來,可以重新制作炮仗,也可以當作小型的煙花燃放。

隨著年歲的增長,對於過年的期待漸漸減弱了不少,更沒了去撿炮的衝動,而只餘下不得不走動的人情往來。

就像今天,自打吃過早飯他就沒停下來,至於串了多少家,他已經完全記不清了。

坐在張合平家的客廳當中,徐容一邊啃著個蘋果,一邊隨手拿起了一份報紙。

他剛跟著張合平回來,本來還打算蹭一頓中午飯的,不湊巧的是張合平的愛人和孩子不知道去哪個親戚家串門了。

報紙上刊登的,同樣是2011中國電影市場報告。

“主流電影市場熱映、中小成本業績喜人、影院建設再現高潮、公益服務能力增強、積極應對新矛盾、新壓力、新課題、電影精品戰略將更加深入。”

徐容意味深長地視線從多個標題上掃過,其實這句話他早已爛熟於心,可是每一次想起,都難免五味陳雜。

靳芳芳總是說資料能夠體現一家公司的一切經營成果、管理成效,哪怕是造假造出來的資料也一樣,越是造假,體現的資訊也就越多,因為造假畢竟不是真的,必然會留下蛛絲馬跡,追蹤躡跡、順藤摸瓜,那相比之下,更容易摸清公司所在的問題。

而報告也是類似的性質,作為監管部門面向整個影視行業、全國的年度報告,每一個字都透露了龐大的資訊,報告在陳述了去年國內影視行業的主要資料之後,首先點明瞭“主流電影市場熱映”,也就意味在高層,“主流”高於一切,無論是票房、經濟,都位於“主流”之下,因此報告的第一項才是“主流電影市場熱映”。

而“中小成本業績喜人”位居報告的第二項是徐容未曾預料的,按照市場的發展狀況,他本以為第二項應當是“大幹快上”之類的總結,卻沒想到著眼點最終落在了“投產比”上,“中小成本”和“業績”兩個詞同樣體現了監管的整體導向。

不過思考之後他很快想明白了導向的出發點,國內電影行業仍處於起步階段,控制成本、穩步發展才是長久之道,大製作當然存在更大的機率出精品,但是一旦票房失利,對於絕大多數中小型影視製作公司都是難以挽回的重創。

至於他所重視的“新矛盾”、“精品”則被放在了以“主流”為代表的主旋律、以“中小成本業績”、“影院建設”為代表的經濟之後。

這也反應了高層對於影視行業發展各個方面的主次關係,主旋律是根本,發展是大基調,至於其他的則是兼顧。

捏著報紙,他將視線的著眼點放在了“主流”和“業績”上。

作為演員隊副隊長,他最欣賞的是袁雨,因為她的業務能力最強,在人藝,但如果論個人情感,他最喜歡的是辛月,儘管她和他基本上沒什麼交集。

他不喜歡有人在排練廳吃東西,整天弄得到處都瀰漫著一股淡淡的飯味兒。

辛月從他說過這點之後,就再也沒在排練廳吃過。

他不喜歡壓著點打卡上班,辛月自他說過之後,一般會提前一個鐘頭到院裡。

他認為演員應該有體驗,辛月去租了套房子體驗城中村的生活.

他準備給辛月爭取一個入黨名額,回頭好好培養培養。

將報紙輕輕放在茶几上,徐容不清楚有沒有另外一個“徐容”注意到他這個“辛月”。

但加入人藝本來就是無意為之,有更好,沒有也沒什麼,順應大勢接劇本本身就沒有任何壞處,至少不會遭遇稽核風險。

就在剛剛之前,他才跟著張合平拜訪了倆領導。

一開始他還沒明白怎麼回事,可是此時,他回過了味兒來,張合平已經做好了退下來的準備。

人藝60週年院慶是2012年6月12日,張合平已經過了退休的年齡,能不能撐到年底還不好說。

而帶他去拜年,大概是認門,未來到底走動成什麼樣,還要看他的本事。

正兒八經的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

他正思考著接下來接下來一年的規劃,張合平從洗手間裡走了出來,道:“其實領導說的那個事兒啊,我也是昨天晚上才知道,還是國外的一個朋友打電話跟我說的,說北電培養出了一個了不得的人才,一個在讀碩士,發表的論文在國外的學術界引起了很大的轟動。”

事情的起因還是之前兩人去拜年,一位領導提起北電的一個在讀碩士在國外的某個重要期刊上發表了一篇極具份量的論文。

是鼓勵,也是批評,因為人藝過去一直不長於表演理論,可是如今,一向自詡為“學者型演員”的人藝沒什麼動靜,反動是不擅長表演的北電一鳴驚人。